《8視界新聞網》記者今早(6日)走訪三家新郵政分行,每條隊伍中排第一的歌迷,都從昨天(5日)就開始漏夜在郵政局外駐守。大部分排隊的歌迷都帶上齊全裝備,包括地墊、椅子、睡袋和被單等。
據記者觀察,隨著排隊的隊伍越來越長,長龍中除了有較年長的歌迷,也有身穿校服的年輕人也加入其中,準備漏夜排隊搶票。
強制阻止或令孩子出現叛逆心理 針對這個現象,受訪輔導員告訴《8視界新聞網》,這類情況並不罕見,因為追星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普遍的經歷。
輔友會會長張心怡並不建議家長強制性地阻止孩子去排隊買票,因為這可能導致孩子未來不敢再自己做決定,或是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變得更加叛逆,不再願意與父母溝通。
對於不同意漏夜排隊的家長,她建議還是要與孩子好好溝通,先接納他們的想法,然後再引導他們,與他們討論商量對策。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態,比說如買演唱會門票的話,父母可以要先認同、接納孩子的想法,然後才跟他談,例如門票價格很貴,可能會是好幾個月的零用錢、怎麼支付等等。」
張心怡說,父母絕對不能夠一開始就指責、批判孩子的行為,因為這反而會破壞雙方的關係,導致孩子對父母有所隱瞞,做出讓父母失望的事情。
演唱會是一次性活動 父母無需過度擔心 資深輔導員凌展輝也透露,青少年往往會受到同輩的壓力而加入群體活動,以尋求認同感,而排隊搶票也算是這類活動之一。
「排隊買票這種活動一個人是不會這麼做,可是如果是一大群朋友一起的話,就會加入一起排,然後排隊的時候一起聊偶像的事情。」
他認為,這類活動算是一次性活動,不會時常發生,因此父母無需太過擔心,反而可以將這類活動看成是一種與子女溝通、多了解彼此的機會。
「父母不同意的話,孩子也是會照做,所以我覺得父母倒不如藉機會多了解,多關心孩子。」
張心怡同樣認為,只要孩子沒有涉及危險或是犯罪事件,父母無需過度擔心,也可以在能力範圍下多關心孩子。
「父母應該要信任孩子。如果孩子在排隊的話,父母可以去輪流幫孩子排隊,還是可以去送宵夜,看看他們跟誰在一起,或是晚上傳簡訊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