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打算在港岛(北角/天后/太古)投资一套小两房老房(30年楼龄往上走)约40平,看下来都要800w往上走,准备现在买下,等两年后卖掉后回上海再买房子。
反观现在在上海住的一套别墅,约1500w,如果卖掉,在香港市中心(尖沙咀/中环)大概可以买到 40平一套 15年楼龄,曾经一个香港的中介朋友和我说起,新界西贡的一套700尺(1平方英尺=0.0929平方米,700尺=65平米)海景房,内部装修精致,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香港的公寓一般都是拎包入住,生活用品等应有尽有,一般租金大概在2.1万到2.4万港币(1人民币 ≈ 1.09港元,约等于两万多人民币),对比北京房价,也真的是寸土寸金了!
也有很多人想投资香港房地产,小编可以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香港的“唐楼”值得考虑。
它们基本上都超过50年了,由于楼层矮无电梯,内部格局不明确,有部分投资人会收购再租给低预算租客;
还有些唐楼因为地理位置好,在短时间内会被政府或者私人地产商收购收购。
说到这里这真的需要提一下可以和香港房子大小相媲美的新加坡。
细说新加坡
同样也是人口多,土地面积少,人均住房小的新加坡与香港十分相似,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连新加坡本国人自己都说,新加坡房屋政策在世界上是比较独特的。
1960年就出现过住房危机,当政府得知新加坡只有9%的人口住在政府公寓时,大多数人生活在不卫生的贫民窟和拥挤的寮屋区。同一年新加坡房屋局成立后,居者有其屋计划正式推出。
计划实施后,新加坡人的生活条件继续改善,2013年,超过83%的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
新加坡政府将组屋销售市场与私人住宅市场分开。组屋市场仅限于新加坡居民(公民+PR),一对夫妇只能拥有一套组屋。
外国人也可以购买私人住宅,而且没有限制。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投资,那就买套私人住宅,把组屋留给那些只想找地方住的人。
组屋的市场价格通常是私人公寓的三分之一,几乎和北上广深的一样贵。
别小看分开市场的重要性,资本家几乎拥有无限的资本。例如,如果20套房子卖给市场上的20个普通家庭,价格就在这里,不会偏到其他地方。
但如果你加上一个马云,他可以买下市场上所有的20套房子,然后每个月把它们租给你,或者慢慢地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因为他有筹码。
香港是一个房地产经纪占主导地位的地区,所有的建筑和资本都在资本家手中。虽然政府已经实施了居者有其屋计划,但复杂的经济状况使香港在公共住房方面,确实没办法独善其身。
新加坡组屋的价格是私屋的20-30%,加上补贴可以比市场便宜50%,但只限符合条件的新加坡公民购买。
因为买新手组屋是'净赚的',所以组屋政策一直以来是新加坡政府分配经济蛋糕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整体而言,刚入社会的夫妇购买新手组屋的净价约为私人屋的五分之一,绝对是负担得起的。当然,私人屋有完备的设施设备,配备有游泳池、保安、健身房等设施。
政府曾对民众公开发言,让每个民众都住得到房子,这样看来,新加坡政府真的是言而有信呢。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