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一個人販毒,可以拯救數以千計的生命,政府對毒販制定死刑政策,是以保護公眾為出發點。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9月20日就毒品和死刑課題,與80名年輕人展開對話會,並提及政府對於制定死刑背後的考量。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9月20日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與80名年輕人就毒品和死刑課題展開對話會。(李冠衛攝)
政府制定政策時
秉持「柔軟的心,堅定的頭腦」
尚穆根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對話會中,反覆強調政府秉持著「柔軟的心,堅定的頭腦」(soft heart, hard head)來制定政策。
他解釋,一方面對死囚抱有同情,另一方面也須冷靜分析、理解和解釋決策的意義,政府須要在兩大方面作出平衡。
尚穆根進一步說明,政府不是一開始就想要制定死刑,但必須確保這個政策對於拯救更多生命至關重要,否則沒必要實施死刑。
尚穆根:若毒販引入毒品
許多人命會受禍害
他說:「許多人只關注一個毒販被正法,但倘若毒販把毒品引入新加坡,會有許多人命受到禍害。」
他套用據說出自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名言指出:「一個販毒者被絞死是場悲劇,千百萬個嗜毒者的死亡只是個統計數字」。
尚穆根說,許多毒販為了經濟利益選擇販毒,但有研究發現女子服用毒品會對腹中的孩子造成影響,還對許多家庭和無辜者帶來傷害,「對於這些人而言,毒品危害難道不相當於死刑嗎?」
大部分新加坡人同意死刑
儘管死刑課題經常引發爭論,但其實大部分新加坡人同意死刑。內政部2021年的調查顯示,66%接受調查的人同意對販運大量毒品的毒販實施強制死刑是恰當的刑罰。
同年另一項針對毒品主要來源地居民的調查顯示,有87%認為死刑遏制人們把毒品帶進新加坡,也有83%認為死刑比終身監禁更有效地制止人們販毒。
自從死刑實施以來,阻遏的效果相當顯著,當局逮捕的嗜毒者也明顯減少,從上世紀90年代的每年6000人,減少到現在每年3000人至3500人。
只有出現極其特殊情況
內閣才會推薦總統特赦
對於死囚獲得總統特赦情況少見的詢問,尚穆根解釋每一名死囚都經過法庭審理後被定罪,除非出現極其特殊的情況,否則內閣不會輕易推薦總統特赦,因為這不僅會推翻法庭的判決,也會讓犯罪分子想方設法鑽漏洞逃避死刑。
尚穆根說,從其他毒品合法化的國家來看,可以發現毒品對社會帶來嚴重的禍害,加上學術研究證明毒品影響心理健康,上述調查也顯示死刑有效阻遏毒販,足以證明政府對毒販制定死刑的必要性。
這次的對話會由內政部和全國青年理事會攜手舉辦,為年輕人提供平台了解政府的政策,同時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