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總總會長吳添泉強調,占國家總人口比率越來越少的華裔同胞,不可以單打獨鬥,必須以智慧取勝!他更強調說,華社也要通過精誠團結來共創輝煌。
也是沙巴中華大會堂總會長的吳添泉是星期日(9月24日)在丹南中學小學舉行的第38屆全國華人文化節丹南區火炬禮開幕儀式及晚宴上發表談話。
出席者包括主禮嘉賓丹南區國會議員里端安魯賓、沙巴首席部長政治秘書謝銘聖、文化節籌委會主席兼沙華堂署理總會長拿督黃小娟、丹南華人鄉團聯合會主席兼丹南區火炬行大會主席黃德孝、籌委會主席張能春等多人。
吳添泉強調,通過由華總主催,沙華堂主辦的今年度全國華人文化節,以及這次在全沙各縣區走透透的文化火炬行,成功匯聚了華社的力量,加強了團結。
他說,文化是民族的根,在大馬,華裔同胞不只是在傳承中華文化,同時也尊重各友族的文化,與其他文化共生共榮。
他也祝賀以黃德孝領導的丹南華人鄉團聯合會成立,並呼籲該區華社全力支持該會,集中大家的力量,為該區華社謀求更大的福利和爭取更多權益。
他也對沙州首席部長哈芝芝撥出2英畝地段和撥款100萬令吉,供興建該區殯儀館的宣布,表示振奮,形容這是州政府公平施政下,對全民權益的關注與重視,這是讓人認同與欣慰的。
他也對丹南區火炬行在大會努力下成功舉行,把各族文化搬到街頭參與,可說是小型文化節來到了丹南,令人激賞。
他說,通過華人文化節,沙巴各族和諧共處共享共榮,如姆律人和卡達山族的舞蹈,非常多姿多彩,值得推廣,並從中互相尊重與學習。
他說,這是全民的馬來西亞,大家必須各就各位發展國家及共享資源,沒有任何單一族人可以排斥他族而獨享其果。
他說,在沙巴大家可以一起用餐和學習,不分彼此的精神是全國的榜樣,一些友族孩子也進入華小讀書,會說華語:「語言是學習知識的工具及必須品,英文與中文是國際重要語言,尤其是中國就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我們的孩子能夠在華小和獨中求學,是一項福氣,必須給於支持鼓勵。」
他說,丹南風水土質好,農產品如香蕉和柚籽品質可說是全國第一,希望政府多加推銷,協助農民增加收入。
丹南區火炬行是星期日中午到下午成功舉行,並舉行晚宴和儀式後結束。
而星期日早上,則是根地咬區火炬行,由根地咬中華商會會長周亞玖擔任大會主席,籌委會主席為李建鵬,獲得根地咬五大鄉團(福建、客家、潮州、海南和四邑)協辦,大伯公廟(順天宮)等多個團體及領袖支持參與。
黃小娟:根地咬華社注重文化教育
全國華人文化節籌委會主席兼沙巴中華大會堂總會長黃小娟在根地咬區火炬行儀式上致詞時表示,雖然該區華裔人口不多,但卻精英人才輩出,而且華社也極重視和支持華人文化與教育。
大會主席兼根地咬中華商會會長周亞玖在致詞中強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華裔同胞寶貴的財富,希望大家承先啟後,代代相傳。
籌委會主席李建鵬則感謝全體華社和華團的團結和支持,讓該區火炬行得以成功和圓滿舉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