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椰子帮香港不错过香港本地新闻
全网刷屏的被困缅甸中科院博士获救后,近日,他又向香港记者透露了最新的“KK园区”内幕和独家资料!
多达21张“聊天范例”,长达16页详细“诈骗专业课”大公开!
诈骗也有“专业课”
学完教材需考试
中科院博士张先生去年被骗至缅甸边境KK园区从事电话、网络诈骗,受困1年多,近日终于获救。
为避免有更多人被电信诈谝,张先生公布两份从诈骗团伙手中获得的材料。
一份是16页1万1000多字的《业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份是“聊天范例”,香港记者联系了张先生,获得了独家公开教材完整内容!
《业务专业知识的学习》
重点在于包装诈骗人设
张先生受困的诈骗公司,面向的客户群体是有钱的中老年男性,如公司总裁、董事长、CEO,这些人在择偶时倾向选择高端白领女性。
诈骗者首先需要学习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如加密货币知识。了解各种社交软件的操作方式、个人简历专业包装、客户筛选、聊天技巧等多方面。
此外,还需要学会P图、软件应用以及为自己打造人设。
一般要将自己塑造为分析师、拥有众多艺人或者政治家合照的专业精英人士,得到一份丰富的简历。
然后想像自己是身高170cm左右,体重大概50公斤的外形姣好的女性,还要背下生日星座、家庭成员、祖籍、财产等方方面面信息。
准备充足后,就可以开始骗人了。
21张“聊天范例”
让对方一步步堕入金钱陷阱
这21张聊天范例,具体展示了诈骗者如何通过塑造的“气质女”身份与中老年男性聊天,进而将其引入金融诈骗的陷阱。
张先生说,为了获取受害人的信任,“欲擒故纵”是一种常用的诈骗招数。
范例显示,诈骗人员自称Anna,她先与对方交换照片,并以“我一直在想你们美国男人是怎么看亚洲女人的”打开话匣子。
而对于图中的照片,记者以google搜图后并未发现类似的图片,推测应为AI绘制。
在后续的聊天中,Anna都会无意间询问对方的生活状况,包括年龄、工作、婚姻状态、财产状况、居住环境等。
当对方询问其职业,Anna便设定自己为一名在加州硅谷某网络技术公司的职员,负责管理公司系统和数据更新或维护。
她指自己婚姻失败,离婚后由叔叔安排到美国工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