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媒英文新聞網 CNA報道,柔佛民眾為更高薪資選擇到新加坡工作的現象屢見不鮮。但近期,令吉兌新元匯率持續下降,吸引更多有技能的馬國民眾越堤到我國尋找工作,原本就在我國工作的馬國民眾更是選擇在這裡繼續發展。
願為兩至三倍薪水 花費逾1小時越堤 為到新加坡上班,過去十年里,護士肯坎(Bavanee Kengkan)每天都須花上長達1小時半往返住家和工作地點,途中不僅需要開車,也需轉搭兩趟巴士。
儘管通勤時間較長和辛苦,但育有一名10歲女兒的肯坎依舊堅信到新加坡就業是她一生中做出最好的決定之一,較高的薪資讓她的家人能過上舒適的生活。
「2014年我在馬來西亞辭去護士工作之前,每月的基本工資只有2700馬幣(約785新元)。在新加坡,當初級護士的基本工資約為8592馬幣(約2500新元),這就是天壤之別。」
肯坎指出,這一筆薪水不僅讓她在短短兩年內還清兩筆貸款,即房屋和丈夫為做生意而買的麵包車,額外的收入也令她更加安心。
大批民眾越堤 馬國關鍵行業缺員工 柔佛州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海里(Mohd Hairi Mad Shah)表示,「柔佛州服務業、商品和製造業等幾個主要經濟領域都缺乏本地工人。」
此外,醫療、餐飲業也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
柔佛州衛生及團結委員會主席林添順說:「公共醫院缺乏 2800 名護士,這還不包括私立醫院的護士。」
而柔佛廚師協會主席 John Ang也指出,根據同事的反饋,去年新山市各餐館的廚師人數減少了 40%。
經濟學家:縮小兩國薪資差距 解決問題長期之道 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董事兼經濟師李興貴表示,聯邦和柔佛州政府必須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長期方法提高當地工人的收入並建議實施一項類似於新加坡的漸進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通過政府、工會和企業共同商定的職業發展計劃,培養低收入工人的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工資。
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Yeah Kim Leng則建議,無法提高工資的僱主可以選擇從馬國其他面臨青年失業和就業不足問題的州屬招聘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