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去年12月製造業和電子業擴張速度加快

2022-01-05

新訂單、新出口和工廠產出等加速擴張,帶動我國去年12月的製造業和電子業擴張速度加快,分別連續第18個月和第17個月擴張。

儘管已經維持將近20個月擴張,經濟師都看好我國製造業和電子業接下來的增長動能。

新加坡採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昨天(1月4日)發布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去年12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7,比前一個月上升0.1。

另外,金融信息公司IHS Markit的最新數據則顯示,新加坡去年12月份製造業PMI指數上升到58,不僅是歷來最高紀錄,在東協的表現也是最亮眼的。

PMI指數高於50顯示經濟活動處於擴張,低於50則萎縮。

SIPMM指出,12月份的製造業持續擴張,主要是因為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產出、庫存和就業等關鍵指標的擴張速度略有加快。

市場雖然擔心冠病大流行造成供應鏈中斷,但供應商交貨維持了八個月的連續擴張。

新加坡採購與物流管理學院副總裁傅慧玲在報告中說:「儘管大家對奧密克戎變種毒株以及供應鏈中斷的擔憂加劇,最新的PMI指數對製造業來說卻是個好兆頭。本地製造商樂觀認為,製造業在新的一年裡將維持增長。席捲全球的大流行病將逐漸轉為地方流行病。」

新訂單、新出口、工廠產出、庫存和就業等加速擴張,也帶動了我國去年12月份的電子業PMI指數上升到51,比11月增加0.2。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蔡學敏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製造業在今年上半年將能維持它的增長動能。儘管有奧密克戎變種毒株的風險,但經濟重新開放和積壓訂單增加,讓製造業得以保持擴張。

蔡學敏認為,中國的封鎖和供應鏈中斷雖然也是風險,但新加坡的製造業更多是由中間產品而非終端消費品組成,「中國的情況甚至可能促使製造商將訂單轉移到新加坡和其他東協國家。」

沒證據顯示大流行病仍對供應鏈造成破壞

大華銀行經濟師顏聖充在分析報告中指出,供應商交貨連續八個月擴張,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大流行病仍對供應鏈造成破壞。「這與2020年3月至10月的情況不同,那段期間供應商交貨連續九個月萎縮,供應鏈中斷帶來了實質影響。」

顏聖充同時指出,投入品價格指數已經連續18個月擴張,凸顯了2022年的通貨膨脹風險,特別是如果生產商將價格轉嫁給消費者。

整體而言,顏聖充持續看好製造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關鍵支柱之一,並預測該領域今年平均增長4%。貿工部周一(1月3日)公布的初步預估數據顯示,製造業在2021年增長12.8%。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2名新加坡PR被判坐牢打鞭,或取消身份!只因做了這件事...
  • 新加坡前CID高官收賄後潛逃中國17年,又因在當地犯罪被遣返受審!
  • 新加坡女子被中國朋友拘禁5小時索要$20萬天價「贖身費」竟是因為
  • 李凱馨憔悴現身 「絕不可能說出辱罵中國的話」
  • 美國製造業能再次偉大? 其實他們也面對這個「新加坡問題」
  • 將卸下教育部長一職準備好交接 陳振聲:既懷念又興奮
  • A*STAR成立世界首條工業級200毫米碳化矽晶圓開放式研發生產線
  • 陸交局展開執法行動 充公78輛不合規活躍通勤工具
  • 一對稀有犀鳥造訪牛車水組屋 「好奇寶寶」模樣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