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楊潞齡醫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和國大醫院的臨床科學家與日本的藤田醫科大學(Fujita Health University)合作,藉助日本首個手術機器人系統hinotori,遠程操作和進行胃切除手術示範。
本地外科醫生今天(11日)下午兩點在國大醫院的高級外科培訓中心,通過一台儀器,遠程操控位於日本名古屋5000公里外的手術機器人,在模擬器官上進行手術示範。
負責帶領本地團隊的楊潞齡醫學院外科系、國大醫院上腸胃外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蘇博欣教授說,這是我國自2001年以來首次進行遠程手術,這次的技術也比當年更先進,能用於進行較複雜的手術。
團隊成員之一的國大醫院上腸胃外科顧問醫生金國偉助理教授說,由於遠程手術是通過光纖網絡進行,因此其中一個挑戰是網絡掉線或出現時滯(time lag)的問題。團隊從前天(9日)就開始和日本團隊合作進行臨床前實驗,成功在模擬器官上進行四次的遠程胃切除手術。
「我們和日本有四個光纖網絡連接,如果一個出問題,我們可以轉換到另一連接。日本方面也有另一台操控儀器,如果新加坡的儀器出現問題,日本的醫生也可以立刻接手。」
蘇博欣教授說,這項遠程手術的科技目前還在測試和研究的階段,希望能在一到兩年裡用作促進醫學教育,培訓其他年輕醫生和醫科學生,進行較複雜的手術。
他指出,這項技術有望在五到十年後擴展到用於進行真正的遠程手術。
「在全球大流行等公共衛生危機期間,遠程手術有助於將病人、醫護人員和手術團隊之間的疾病傳播風險降至最低。外科醫生可以在安全的地點進行手術,從而降低感染傳播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