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2022-01-05     于晏     16611

(美国机场:华尔街日报)

在这样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也有好消息。科学家从大量的病例中得出结论:奥密克戎传染力较强,但症状较轻。

来自南非的好消息

南非发现,当地由奥密克戎引发的第四波疫情中,感染冠病入院的患者,出现严重症状的比率较德尔塔毒株少了73%。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黑线为病例数,红线为死亡数

我们从上图中能清楚的看见,12月南非病例急速飙升,死亡数却没有显著变化,维持在非常低的位置。

开普敦大学免疫学家温迪·伯格斯(Wendy Burgers)认为:“现在的数据相当可靠,因为住院率和感染率是分离的。”

重症率低不仅仅是数据观察,还有一系列科学的解释:

1)感染肺部能力较低

新冠传播一般是从口鼻等上呼吸道开始,如果没有感染肺部,最后就是轻症。

全世界各地,有好几项研究证实了奥密克戎感染肺部的能力较低。

《纽约时报》称一些在动物身上进行的试验结果,指向奥密克戎比德尔塔毒株和其他变种毒株来得温和。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图源:纽约时报)

小白鼠试验

一项由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大型研究团队所发布的研究发现,和感染早前其他变种毒株的仓鼠和实验室小鼠相比,

感染奥密克戎的仓鼠和小鼠所遭受的肺部损伤明显要小很多,死亡的可能性较低。

另一项比利时的研究则显示,过去在其他变种病毒下重症率较高的叙利亚仓鼠,感染奥密克戎后的症状也相对轻微。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2)T细胞有效阻挡奥密克戎

T细胞和B细胞是人体第二道防线,T细胞作用是在抗体不能阻止病毒侵入体内后,筑起第二道防线,对病毒展开攻击。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图源:卫报)

开普敦大学的伯格斯教授和其团队最近研究了来自冠病患者的白血球细胞,发现和之前的变种毒株相比,70至80%的T细胞反应得以保留。

只要过去六个月曾接种疫苗或感染过冠病,人体内的T细胞就有办法辨识奥密克戎。

3)感染“奥密克戎”等于打天然疫苗?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奥密克戎是“天然疫苗”,在不引起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增强免疫力。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首先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部分人感染奥克戎后没过几天就能自愈,发病快但恢复也快。

那么随着Omicron毒株成为各国主要毒株,引起的是轻症,又能让人体产生足够多的中和抗体,当遇到更强的Delta毒株时,就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感染奥密克戎增强对抗德尔塔的中和抗体》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报告来自非洲健康研究所(Afric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这个研究的是意思是,感染Omicron毒株有利于抗击其他致病性更强的毒株。

感染奥密克戎后不容易再感染德尔塔,相反,感染过德尔塔,还会二次感染奥密克戎,这也是奥密克戎渐渐取代德尔塔的原因。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图源:DW)

相比南非,美国现在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依然居高不下,是因为美国依旧饱受德尔塔毒株的影响。

现在一部分人觉得有望“以毒攻毒”,让奥取代德尔塔不是一件坏事,像南非现在以奥密克戎毒株为主,死亡率很低。

这就是《华而街日报》在报道中 称“奥密克戎最终可能挽救生命”的意思。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图源:华尔街日报)

综上所述,一些科学家认为奥密克戎感染力高加上症状轻,或许给终结疫情带来曙光~

最新证据:疫情即将终结!新加坡奥密克戎病例暴增1倍,或是最后一波大规模感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