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外房地產投資額去年高達505億元 全球排名第二

2022-01-07

冠病疫情無損本地房地產投資者的海外擴展計劃,我國是2021年全球第二大海外房地產投資國,投資額高達373億美元(約505億新元),創下2015年來的新高。

根據房地產資本分析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簡稱RCA)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截至2021年12月28日,本地的海外房地產投資比前年的185億美元高出一倍,比2015年的270億美元多出38.2%。

新加坡在最大海外投資國排名的位置,也從前年的第五升到去年的第二,排在美國之後。

冠病疫情帶動電子商務和數據中心需求,工業房地產因此成了炙手可熱的項目。在各類房地產項目中,工業房地產是投資首選,達到241億美元,占總額的65%。緊隨其後的是辦公樓,投資額為105億美元。

中國向來是最受本地投資者青睞的市場,但去年投資者轉移焦點到美國,投資額將近142億美元,遠超2020年的25億美元和2019年的23億美元。

較受矚目的交易包括豐樹產業集團(Mapletree Investments)注資30億美元(約40億新元)收購兩個美國物流資產組合的141個資產,以及凱德中國信託(CapitaLand China Trust)以2億9770萬元收購中國四個物流房地產項目。

據RCA亞太地區分析主管趙捷明觀察,自疫情暴發以來,許多新加坡企業擴大投資至以往不會注資的類別和地點。例如新達信託(Suntec REIT)和Sun Venture進軍英國;在澳大利亞收購房地產的凱德綜合商業信託(CICT)和ESR房地產信託(ESR-REIT)。

「個別商用項目的收入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工業房地產如物流和數據中心的抗跌力較好,甚至還有所增長,辦公樓和零售商場則在過去兩年裡持續受到打擊。」

他發現,投資者也對房地產組合的權重進行調整,尤其是須要維持穩定收入和派息的新加坡房地產投資信託(S-REIT)。投資者也希望能通過多元發展,緩解疫情對房地產領域前景的影響。

| 本地個人買家也對海外住房感興趣

除了企業投資者,新加坡個人買家對海外住房也很感興趣,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據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研究與諮詢部高級主管張敏璋觀察,越來越多新加坡公民和居民購買海外房地產。

他預計,最新一輪的房地產降溫措施為本地投資設下更嚴格的限制,投資老手相信會把目光轉向海外,但本地新貴仍會投資本地私宅。

新加坡房地產市場也是許多外國買家的首選投資地點。

第一太平戴維斯從市區重建局(URA)網站獲得的預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19日,去年外國買家買下6211個本地私宅單位,占交易量的17.3%;交易額共達155億2000萬元,占私宅總交易額的20.8%。

張敏璋說:「住在新加坡的永久居民也被列為外國買家,我們認為有許多買家屬於這個類別。因此他們不受今年實施的旅遊限制影響。如果他們是第一次購屋,只須付5%的額外買方印花稅。住在外國的買家,可能是通過本地永久居民的家屬或親戚代為購買。」

從去年12月16日起,外國買家須支付30%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使到外國買家望而卻步。

ERA產業研究與諮詢部主管麥俊榮認為,近期內多數外國買家會在場邊觀望,但未來還是可能出現轉機。

他說:「新加坡不是唯一調漲外國買家印花稅的國家,其他受歡迎的市場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可能調高。相較之下,新加坡市場的投資成本可能顯得更低,吸引買家回流。」

張敏璋也同樣認為外國買家會被降溫措施嚇退,但一些無須貸款的中國買家可能會在明年繼續留在本地房地產市場。

來自 / 聯合早報

文 / 李蕙心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牛車水五棟相連受保留店屋出售
  • 要賺多少錢才能在新加坡買房?組屋、EC、私人公寓、洋房最近價格中位數告訴你~
  • 花$300萬買「市中心豪宅」?現在的新加坡人還會買嗎?
  • 2025年交房的公寓
  • 新加坡有地住宅尺價破2000大關,創歷史新高
  • 新加坡牛車水五棟相連受保留店屋出售
  • 組屋診所招標大變革!告別 "價高者得",質量成評估核心
  • 2025年交房的公寓
  • 要賺多少錢才能在新加坡買房?組屋、EC、私人公寓、洋房最近價格中位數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