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创业,霍尔姆斯就制定了打持久战的长期计划。
早期资金吃紧,霍尔姆斯也不愿修改自己的商业计划以获取快速市场变现,在与风险投资打交道的时候还一直保持自己的控制权,霍尔姆斯也承认,自己在一开始并没有就想到会闷头一干就是十年才开始将产品推向市场。
十年磨一剑的结果是:当医生为血液检测开出数百美元的血液账单时,用Theranos的产品最低只要2.99美元就能搞定。此外,Theranos取血不用针头,只用轻轻扎一下手指挤一点血即可。
据霍尔姆斯称,至少有40%的人在医生开出验血单后因为害怕扎针或者费用问题而没有验血,Theranos正是瞄准了这一块市场,他们希望提供更便宜、更方便、更好的用户体验,在5英里的范围内就有一个Theranos健康中心,帮助用户通过便捷的血液检测方式及早发现病症,而用户需要付出的成本只是其过去使用医保自掏腰包的一半甚至更低。
据估计,美国血液检测市场容量为750亿美元,而Theranos在打破旧有秩序的同时,有望打出一个1250亿美元的新市场。如同Uber一样,Theranos要颠覆的也是一个势力庞大的传统市场。美国医疗市场是一个不愿意改变的市场,即便奥巴马强推的医改方案在通过的过程中和在推行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可忽视的阻力。“他们(传统医疗检验公司)不喜欢我们。”霍尔姆斯说。“但用户有权利选择”。
(图:来源自网络)
2013年,霍尔姆斯宣布与美国最大的零售药店沃尔格林(Walgreen)进行销售合作,豪言“全美每5英里或城市里每1英里就有一个Theranos中心”,她的公司董事阵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里根政府的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前国防部长比尔·佩里,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等等重量级人物。
就连老谋深算的默多克,都禁不住忽悠,花了1.25亿美元买了她家公司的股份。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打破霍尔姆斯神话光环的正是默多克自家的《华尔街日报》。
2015年10月,《华尔街日报》发表重磅调查报道,内容直指Theranos公司夸大了其血液检验技术,曝出Theranos推出的旗舰验血仪器“爱迪生”所宣称的高准确度其实是由造假数据而来,这家估值一度高达90亿美元的独角兽初创公司瞬间崩溃。目前,为了避免事态恶化,Theranos已将验血仪器“爱迪生”过去两年的检测结果作废,并向医生和病人发出了数万份更正医疗检验报告。
《福布斯》征询了十多位风投资本家、分析师和业界专家的意见,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Theranos目前的估值肯定没有90亿美元,实际上只有8亿美元左右,这一数字大概是公司营业额的数倍。
福布斯甚至认为霍尔姆斯持有的50%公司股份实际上已经毫无价值。因为她持有的股票是普通股,只有在兑付了优先股的价值之后才能兑现其价值。所以,即便Theranos被清算,霍尔姆斯可能也拿不到一分钱。
但这远没有结束...
(图:来源自网络)
该公司随后被投资者以欺诈为由提起诉讼,验血执照被美国政府吊销,最终公司业务在2018年9月解散。
她的故事由作者约翰·卡雷鲁(John Carreyrou)写成非虚构作品《坏血》(Bad Blood),进一步为人所知。
四年前,霍姆斯因歪曲公司的血液检测能力而受到多项欺诈和共谋指控。不过在新冠疫情和霍姆斯刚刚生育儿子的影响下,针对霍姆斯的审判已经推迟了好几个月。
法律文件显示,在患者上使用这种血液检测的医生以及被Theranos结果误导的患者将提供相关证言。
其中一名女性患者表示,她在孕期健康的状态下收到血检结果称她已经流产;还有一名男性被误诊患有前列腺癌;还有两名男性收到艾滋病毒的假阳性结果。
(图:来源自网络)
进入2022年,似乎一切都将水落石出...
当地时间1月3日,一个陪审团裁定霍姆斯面临的11项罪名指控中有四项成立。
起诉书称,霍姆斯被指控犯有九项电信欺诈罪和两项密谋实施电信欺诈罪,其中4项罪名成立,4项罪名不成立。对于另外3项罪名,因陪审团于当日难以达成共识,尚未作出裁定。
检方未来可以选择针对未被裁定的罪名进行新的审判。
霍尔姆斯面临最高2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外加对每一项欺诈和共谋指控的赔偿。
(图:来源自网络)
尽管《坏血》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但等待霍尔姆斯的绝不是一个平淡的结局。
关于霍尔姆斯的故事耐人寻味、匪夷所思、却又让人不能自拔。
不止一位多年追踪报道她的记者都坦承,自己可以看一整天与霍尔姆斯相关的新闻而毫不疲倦 。这个尚未完结的故事像是悬疑小说,所有的看客都不自主地等着她更新。
如果你能暂时放下对她的好坏评判,会发现她的故事总能让你震惊,带着一丝新鲜感,仿佛永远不会过时。
但!骗局终将是骗局...这场世纪骗局“滴血验癌”真的是落幕了吗?
对此!各位看官怎么看?
如果您对内容喜欢,期待您的转发,也请您在评论区内留下箴言互动!谢谢!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