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弗洛那」可不是另一款變種冠病毒株,而是用冠病(coronavirus)與流感(influenza)的英文單詞拼接而成的詞語。
顧名思義,Flurona指的就是一個人同時感染了冠病和流感。
英國《太陽報》甚至在報道Flurona時,特地在標題打上:禍不單行(Double Trouble)!
一、為何Flurona突然引起關注? 同時感染冠病和流感的情況,科學界早在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就有所認知,此現象稱之為「合併感染」(co-infections),但所幸沒有出現太多的相關病例。
過去一年多,全球各國都實行嚴格邊境控管,社交安全距離和戴口罩也使人與人直接接觸的機會變少了,流感在這段期間幾乎銷聲匿跡。
Flurona如今零星再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各國已加緊腳步重開社交和經濟活動,加之奧密克戎大範圍傳播,才導致人們既感染冠病又感染流感。
報道稱,疫情形勢變化多端,一些人對於同時染上流感和冠病感到焦慮,這也是Flurona引起關注的原因。
「這兩件事(感染兩種病毒)同時發生的可能性,就好像同一天被兩個人搶劫一樣。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但人們無須聯想成:『哦,Flurona會迅猛而來取代奧密克戎。』這是不可能的。」
三、同時感染冠病和流感有什麼後果? 根據去年5月的一份綜合研究報告,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有19%的冠病確診者會出現「合併感染」的情況,即:同時驗出另一種除冠病以外的病原體,如病毒、細菌或真菌等。
另外,有24%冠病確診者在康復後出現「重複感染」(superinfection)。
研究團隊稱,這兩種情況的患者一般都伴隨著糟糕結果(poor outcomes),包括死亡率上升。
冠病和流感病毒都會導致類似的症狀,如發燒、咳嗽、疲勞、流鼻涕、喉嚨痛、腹瀉,以及肌肉和身體酸痛等。其嚴重程度大多取決於個人的免疫系統情況。前線醫療人員和年長者所面臨的風險也更大。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去年的流感住院率是自200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期的呼吸道疾病已開始增多,與疫情前不相上下。
專家稱,這可能是社交安全距離措施鬆綁、公共衛生管控程度降低,以及人們太久沒接觸流感病毒,造成體內免疫防護力變弱所導致的。
五、哪些地方通報了Flurona病例? 去年12月至今,以色列了通報兩起孕婦感染Flurona,兩人都沒接種過流感疫苗,其中一人曾接種過冠病疫苗。
美國方面,一名住在得州休斯頓的青年確診Flurona,在家中臥室自我隔離並康復。他先前只接種了冠病疫苗,沒打流感預防針,症狀只是輕微的感冒。南佛羅里達也彙報了數宗孩童感染Florona的病例。
一名菲律賓衛生官員透露,2020年疫情暴發時,當地有一名中國籍病患曾同時感染B型流感和冠病,體內還測出肺炎鏈球菌。
巴西衛生官員證實,當地有三個州出現六起Flurona病例,另有17起病例仍在病毒檢測調查。
台灣疫情指揮中心日前也證實,一名從哈薩克參加亞錦賽返台的空手道選手染上Flurona。
六、如何預防Flurona?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冠病和流感的傳播途徑十分類似,都會通過飛沫和氣溶膠傳播。咳嗽、打噴嚏、說話都可能會傳播這兩種病毒。
比較好的預防措施是維持社交安全距離、戴口罩、勤洗手、少接觸外人,或常打開窗戶和大門讓空氣流通。
美國公衛專家指出,除了施打冠病疫苗和追加劑應對當下疫情,必要時也鼓勵接種流感疫苗。
我國目前正處於奧密克戎浪潮拍來的前夕,做好冠病預防工作之餘,蟻粉也要慎防流感的夾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