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生产奔驰大G、宝马5系|车界的“富士康”麦格纳

2023-11-23     月曦     14028

 

麦格纳还与克莱斯勒合作,开发出集成式儿童安全座椅。这种座椅后来被美国史密森学会认定为80年代最具创新的发明之一。

 

代工生产奔驰大G、宝马5系|车界的“富士康”麦格纳  

危机之后,全球化扩张

 

为了支持企业的高速扩张和研发投入,麦格纳在80年代大量地向银行贷款,但1987年10月19日,一场席卷全球的股灾突然爆发。

 

股灾发生之后,全球股市崩溃,企业股票大幅跳水,汽车销量骤降,依靠贷款极速扩张的麦格纳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银行破产专员也上门要求斯特罗纳克交出管理权。

 

关键时刻,斯特罗纳克说服底特律的汽车三巨头给银行施压,要求其不能让麦格纳破产清算。事实上,麦格纳的整体情况并不是很糟糕,它们有稳定的客户、有忠实的员工、有高效的生产效率……银行也只能暂时放过麦格纳。

 

获得了喘息之后,麦格纳拚命提高企业现金流,其延长了供货商的帐期,压缩了客户付款周期,变卖了此前投资的城市郊区土地以及部分固定资产,最终在1991年还清了银行贷款。

 

股灾之后,斯特罗纳克发誓不再过多向银行借款,要建立公司的现金储备。这一点总结非常重要,正是凭借这点改变,麦格纳不仅安然渡过了后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且还有余力向深陷危机的通用汽车伸出援手。

 

1992年麦格纳重回正轨。彼时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外加自身业务发展,向更大市场扩张成了麦格纳的新方向。

 

麦格纳把发展重点放在了汽车的起源地欧洲,策略主要是并购,目标则是那些拥有独特技术专利或者麦格纳生产不了的零部件公司。

 

麦格纳在欧洲掀起了一系列收购,有生产安全气囊和方向盘公司、有镜像系统企业、有塑料外饰企业、有发动机、变速箱企业……

 

一系列收购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收购当属1998年麦格纳收购Steyr-Daimler-Puch公司(斯太尔-戴姆勒-普赫)。Steyr-Daimler-Puch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是奥匈帝国军队的主要车辆供应商,后来成为全球众多知名车型的代工厂家,而且其不仅设计和代工生产整车,还能生产变速箱、发动机以及四驱系统等汽车零部件。

 

收购Steyr-Daimler-Puch,极大地扩展了麦格纳的业务范围,使其具备了完善的整车开发与代工制造能力。这也是其成为“代工之王”“车界富士康”的关键因素。一个数字作参考,2017年,仅代工业务就为麦格纳创造了30亿美元的营收。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麦格纳会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没有自己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代工生产奔驰大G、宝马5系|车界的“富士康”麦格纳  

另外,2016年,麦格纳还将拥有80多年历史的德国格特拉克变速箱公司收入囊中,大大强化了麦格纳在动力总成系统领域的工程和制造能力。

 

代工生产奔驰大G、宝马5系|车界的“富士康”麦格纳  

90年代在欧洲四处并购的麦格纳,并没有忽视东方的中国市场。1996年,麦格纳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厂——上海龙马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在此之后,麦格纳在中国又陆续部署了包括车身、底盘、外饰、动力总成、电子、镜像、闭锁、整车工程设计等业务,建立了麦格纳斯太尔、麦格纳动力总成公司、麦格纳汽车镜像公司、卡斯马星桥汽车系统等公司。这些业务,现在每年为麦格纳集团贡献着数十亿美元的营收。

 

紧跟电动化浪潮

 

麦格纳斯太尔的工程研发能力及丰富的整车制造经验促成了麦格纳与北汽集团的合作,而双方的携手共进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中国宣布扩大汽车行业对外开放、逐步取消汽车企业合资股比限制的大环境下,国际化合作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有增无减,聚焦智能纯电动车的发展已被纳入不少零部件企业的战略布局中。顺应市场之趋的麦格纳,这些年来不断拓宽关于电动汽车的各项业务。

 

代工生产奔驰大G、宝马5系|车界的“富士康”麦格纳 镇江工厂将为中国市场开发和制造智能电动车

 

今年5月,麦格纳举办了首届中国电动出行体验日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其在电动化领域不俗的技术储备与实力。

 

比如麦格纳的油电混动系统、插电混动系统,在WLTP工况下可以实现30%以上的节油率,而且基于麦格纳平台化、模块化、可拓展化的设计理念,上述两种系统可以做到不改变燃油车原有空间的前提下,快速实现从常规动力到新能源动力的升级。这显然对于很多缺乏混动技术,又急需转型升级的主机厂,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同样令人瞩目的,还有其在纯电领域的技术。比如麦格纳的eBeam电动车桥可以兼容现有卡车的悬架和制动系统。车企无需对现有卡车平台进行重新设计,就可以快速地实现从传统动力到电动化的转型,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