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ChatGPT的出現引發了科技圈的新一輪熱潮。ChatGPT建立在語言大模型基礎上,通過學習、理解人類語言,短時間內在浩瀚的資料庫中搜索資訊,生成答案。
生成式AI以新穎的人機互動方式、明顯的效率優勢掀起了一場新的科技革命,並點燃了又一輪產業數字化和科技創業的熱情。其在內容創作、自動駕駛、零售、醫療等諸多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同時也帶來更大的市場機會。
於是,一個由生成式人工智慧主導的新變革來了。站在AI應用前沿的新加坡,政府機構和民營企業則進一步認識到了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重要性和潛力,並快速將其作為工具應用到業務中。
根據Tortoise最新全球人工智慧國別指數報告,新加坡AI指數綜合排名從第六名躍升至第三名,在營商環境、政府政策、產業規模等指標上擁有出色的表現。
在短短兩個月內,ChatGPT的全球用戶量超過了1億。而自ChatGPT問世以來,大模型就在思考如何落地、盈利的問題。
當下,隨著ChatGPT開啟商業化運作,當新加坡各大科技企業積極響應時,意味著未來消費者手機里的應用,無論購物、旅行、餐飲等都將與ChatGPT相連.
在新加坡,人工智慧是觸手可及的未來
網際網路時代,數據就是一切。由於土地資源稀缺和人口有限,新加坡政府推行高度外向的經濟發展戰略。而作為一個人口不多的開放型貿易國家,新加坡不斷基於技術革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背靠著東南亞的廣闊市場,新加坡極具發展潛力。作為亞太區最具吸引力的數據中心樞紐之一,這為其人工智慧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因此,從2017年至今,新加坡一直加大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聚焦於數字治理、人工智慧產業、貿易、生活等領域,並一直在加大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
圖片來源:新加坡管理大學
與此同時,根據Salesforce此前發布的最新的數據和分析狀況報告顯示,新加坡五分之四(81%)的分析師和IT領導者正在努力推動數據優先業務。過去的投入和重視,讓新加坡在面臨生成式人工智慧趨勢時具備了更快突破的勇氣和能力。
不久之前,網際網路服務公司Salesforce最新發布的2023年亞太地區AI準備指數報告,通過15個關鍵指標,衡量了12個亞太國家的企業和政府在AI領域的準備程度。新加坡在整體AI準備方面排名第一(得分70.1),領先其他11個經濟體。
這是屬於全球的AI創業創新中心
當新加坡國家人工智慧戰略惠及到各個行業時,那些推動人工智慧發展而衍生出來的各類舉措,都為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在新加坡的飛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落地到新加坡企業,越來越多的公司將人工智慧視為發展中的必要突破口。雲應用公司Workday發布的「C-Suite全球AI指數報告」顯示,51%的新加坡企業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部署上取得了進展,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4%)。
英飛凌科技
早在2020年時,半導體大廠英飛凌科技就宣布了今後三年在新加坡打造它首個全球人工智慧創新中樞的計劃。這個計劃中包括投資2700萬新元及提升本地超過1000員工的技能,作為集團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
彼時,英飛凌亞太技術總裁兼董事總經理蔡志雄提到,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飛凌科技的環球AI中樞,其一是因為新加坡與全球的網絡連接性。其二則是因為新加坡在AI方面有足夠的合作夥伴,包括基礎公司、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行業夥伴,甚至於終端用戶。
新加坡星展銀行
無獨有偶,在2014年開始, 新加坡星展銀行就開始推動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等技術,星展銀行滿足了客戶的數字化期望並提升客戶體驗。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科技及營運部主管兼首席信息官宮霄峻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雲算力的提高以及海量數據的獲取,AI技術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ChatGPT的出現改變了傳統AI理念。我們正在積極關注嘗試GPT在行內的各種應用,比如完成基礎程序書寫、代碼檢查工作等。
新加坡華僑銀行
利用人工智慧掀起一場企業革新,在新加坡已經成為了一場主流「運動」。在生成式AI到來的當下,不少企業和機構選擇不斷疊代。
今年10月底,華僑銀行宣布將在2023年11月為其3萬名員工全球範圍內推出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這個舉措將會使得華僑銀行成為世界上首家大規模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的銀行之一。
華僑銀行所推出的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是通過與微軟的Azure OpenAI合作推出,旨在協助員工進行寫作、研究和構思。
政府加持,是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
近年來,亞洲國家大力度支持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其中新加坡走在前列。除了為企業提供必要的工具和基礎設施以外,新加坡不斷改善市場環境,支持創新,培養全球對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信心。
圖片來源: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2017年5月
新加坡政府發布新加坡全國人工智慧核心計劃(AISG)項目,向新加坡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初創企業和研究機構投資約1.5億新元。同年10月,該項目下推出人工智慧方案共同開發計劃——100 Experiments,旨在協助各行業的企業開發人工智慧方案以及建立人工智慧團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2023年7月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MCI)、新加坡數字產業發展司(DISG)、智慧國及數碼政府署(SNDGO)和谷歌雲宣布推出「人工智慧開拓者」(AI Trailblazers)計劃,通過創新沙盒和量身定製的實踐研討會,旨在在未來100天內幫助解決政府和行業的100個生成式AI案例,加速相關解決方案的開發。
2023年12月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宣布推出新加坡人工智慧策略2.0(NAIS 2.0),包含增加AI專業人才至1.5萬人、開發東南亞首個語言模型等15項具體行動,致力於成為全球AI領頭羊。
NAIS 2.0將分為三個系統:工業、人與社區、基礎設施和環境,其目的是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確保監管環境切合AI發展所需,同時使個人和企業具備能力與資源,在AI發達的未來,能分別發揮所長。
傅美晶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局長
生成式人工智慧是一種變革性的、可獲得的技術,它為推動我們的數字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人工智慧開拓者計劃將幫助新加坡公司進行實驗、發現價值,並創造新穎而有意義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這些投入奠定了新加坡政府發展人工智慧的基礎環境,為新加坡在生成式AI時代持續推進人工智慧的發展積聚了重要的力量,也讓眾多企業看到合作機遇。
百度
2012年,百度宣布與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旗下的信息通信研究所(I2R)達成了合作,共同建立了百度-I2R研究中心(BIRC)的研發實驗室。該實驗室將涉及東南亞語言資源開發、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和信息提取,語音信息處理和多媒體處理等多項內容。
阿里巴巴
2018年,阿里巴巴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設立了其在中國以外的第一家聯合研究機構,專注於各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研究,包括醫療健康、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這是一項為期5年、耗資數百萬新元的合作項目。
光子工作室群
2023年,騰訊旗下的光子工作室群(LIGHTSPEED STUDIOS)宣布與AISG旗下的100 Experiments合作,旨在利用AIGC的強大能力增強和優化東南亞玩家的遊戲體驗。此次合作特別包括一個文本轉語音(TTS)系統構建項目,使說馬來語的遊戲玩家能夠使用他們的母語沉浸在遊戲中。
當新加坡集國家之力推動AI技術的發展和落地,它不僅能帶領新加坡成為AI之都,也能推動亞洲地區甚至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