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學校假期
School Holidays
十二月啦,又到了學生們的快樂假期啦,期盼了好久的長假即將開始,媽媽們也早早把屬於孩子們的快樂活動做好了日程安排。
新加坡周邊各式各樣的海島,沙灘漫步,海中遨遊,爬山遠眺,安排!近一些的,水上樂園,森林探險,日間動物園加上夜間動物園,都必須安排上呀,即使是在家附近,也有太多的親子活動,一起射箭,一起騎行,媽媽們忙的不亦樂乎~~
話說,溜娃費媽,還真是不假!前不久,Amy媽媽就一直抱怨腳底板疼,當媽媽之後她很少穿高跟鞋,只在上一周陪娃參加了一檔徒步活動,回來後就一直有這個問題,原本以為可能只是累著了,休息了幾天症狀還是沒有緩解,於是諮詢了在PINNACLE骨科集團的好友鄭元知醫生,無獨有偶,據說骨科醫院其實接到過不少關於這個問題的諮詢,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些腳底疼痛的經歷
experiences of sole pain
朋友1——李先生:
上周日沿著海邊跑了十幾公里(之前也跑過這麼遠),第二天中午趴著睡完午覺醒來,突然腳心疼。是左腳外側中間的位置!去醫院看了看,沒有什麼外傷,醫生捏了捏幾面也沒發現有什麼傷,而且自己用手按也不疼!就走路疼!怎麼回事啊?
朋友2——王小姐:
足後跟疼痛,然後給鄭醫生髮了個照片,問「腳底板酸脹脹痛怎麼回事」?
朋友3——鄭女生:
腳底下面面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一開始是隱隱作痛,尤其走路的時候就會痛,不走路又沒有感覺一樣?」
朋友4——辣媽問:
下床一踩地就足跟痛,到底是什麼原因啊?
大家知道幾乎所有戶外活動,我們都要依靠我們的腳,其中腳踝幫助我們在各種運動過程中大顯身手。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許也有感到偶爾的腳底痛,而當走的比平時多時疼痛感加劇就會歸咎於什麼原因呢?
走路過多勞累:
走路腳底板疼可能是日常工作勞累,或者體重太大,走路過多所引起,應當減少走路時間,並且多休息,可以對腳底板進行按摩,在晚上睡覺前也可以使用溫熱水泡腳,能夠緩解腳部肌肉疲勞,促進代謝,通常在1~2天左右可自行恢復。
很多人只要走路走得多,或者站的時間長,或者跑得時間久了以後,腳底常常伴有酸脹疼痛感。而這樣的狀況往往被廣義的歸納為腳底筋膜炎。
但其實不只是跑走時間久了腳底會痛,有的人睡久了只要一站起來腳底也會痛。甚至有些人既不經常跑跳,也不經常走路,恰好相反經常是久坐,但也會腳底痛。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搞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腳底板疼。
腳底內側痛,當心足弓塌陷
又稱扁平足,也就是俗稱的「平腳板」。扁平足既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不少老年人都屬於後天的扁平足。主要是因為人上了年紀後,腳部的骨骼結構會發生改變,足部肌肉與韌帶的退變,會導致原有的拱形足弓的彈性漸漸喪失,韌帶鬆弛,使足弓塌陷,原本的拱形弧度消失,腳就慢慢變成了「平腳板」。
由於足弓的主要作用是讓腳均衡合理地承受全身重量,同時也使足部富有彈性,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地面對腳的衝擊力。而足弓的消失,則讓人在走路或站立時,足底直接接觸地面,身體重力和地面反彈力之間也就缺少了緩衝,腳部的血管和神經受到壓迫,腳底的肌肉也極易疲勞發炎,所以人就會出現走不動路、走幾步路或者站一會兒就腳底痛的情況。
前腳掌痛,可能是跖骨痛
人的每個腳底有5塊跖骨,連接著足弓與腳趾關節,人在步行、跑跳時,整個身體的重量會轉移至腳趾和跖骨。如果跖骨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或者受力不均,就易導致炎症或者損傷,引起跖骨痛,也就是前腳掌痛。此外,常穿高跟鞋、或鞋子太小阻礙腳趾伸直,以至於某個腳趾向下彎曲,從而壓迫跖骨,也會造成跖骨痛。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大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質酥鬆,如果走路、跑跳時不留神,跖骨或腳趾骨發生細微的骨裂,也同樣會引發跖骨痛。
跟痛症 病因不同「痛法」各異
跟痛症,在老年人中極為常見。但跟痛症不是一種病,而是多種足部疾病的統稱。別看腳跟部位不大,會引起腳跟痛的疾病卻不少,給人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困擾。對於腳跟痛,不能一概認為是「小毛病」,有些導致足跟痛的疾病如拖延不治,發展下去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由於引髮腳跟痛的病因不同,因此「痛法」也不一樣,可由此初步判斷自己的腳跟痛是啥原因引起的:
起床下地就痛——足底筋膜炎
足弓的功能就像弓,足底筋膜就像弓的弦。人每走一步,隨著下肢肌肉的牽拉,「弓弦」不斷收緊和伸展。隨著年齡的增長,足底筋膜開始發生退行性改變,組成筋膜的纖維組織逐漸失去了彈性,容易受傷,且難以恢復成原有的結構,往往形成疤痕組織,使筋膜的彈性更差,疼痛就持續存在而得不到緩解。常穿薄底鞋、長時間步行,或常在高低不平的路面行走,都容易患足底筋膜炎。這一疾病如不及時防治,嚴重的話,就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痛法:最常見的症狀是腳跟底部內側有明顯壓痛。被動向背側牽拉腳趾或用腳尖站立會誘發疼痛。走路時,疼痛出現在腳蹬離地面時。
晚上疼得厲害——跟骨骨刺
大約有80%的老年人腳部跟骨上長有骨刺,通過X光就能很容易地發現。當隆起的骨刺使腳跟部的組織受到了摩擦、勞損,產生了無菌性的炎症,人的腳後跟就會出現疼痛。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長了骨刺,只有導致腳跟部的組織發炎、損傷,才會引起腳跟痛,這不代表長骨刺就必然引起腳跟痛。
痛法:這種腳跟痛發生在腳跟底部與地面接觸時,通俗地說就是腳踩地就痛,抬起來緩解。且在晚上睡覺前最為嚴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腳跟下方腫脹疼痛——跟墊炎
跟墊炎全稱足跟纖維脂肪墊炎。人在年輕時,腳跟的脂肪墊彈力強,可以吸收振蕩。隨著年齡增長,跟墊萎縮變薄,彈力下降,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如果跟部遭到硬物衝擊或長期壓迫,以及受風寒濕侵襲,就會誘發跟墊炎,引髮腳跟疼痛。
痛法:整個腳跟下方出現脹痛,腳跟內側還可能摸到塊狀物。
腳跟後腫痛——跟腱炎症
所謂跟腱,就是當人們腳跟離地用腳尖站立時,可明顯看到在腳後跟和小腿之間有一條粗壯結實、繃得很緊的肌腱。跟腱是人體最堅強的肌腱之一,在彈跳時足以承受和傳遞數倍於體重(幾百公斤)的力量。隨著跟腱組織退化、局部血液循環變差,如果長期穿後幫粗糙、過硬的鞋,反覆摩擦或者壓迫跟腱部位,就易導致跟腱後滑囊炎、跟腱周圍炎。如果炎症持續不愈,跟腱和肌肉彈性變差,有時即使輕微地扭下腳脖子都可能導致跟腱斷裂。
痛法:跟腱後滑囊炎通常因為鞋幫摩擦、壓迫導致。現在足後跟的跟腱部位出現紅斑,局部有壓痛感。如並發感染,會有紅腫熱痛的症狀出現。跟腱周圍炎的症狀表現為腳跟後部的跟腱變粗大,出現腫脹、疼痛,前腳掌著地或者彎曲腳底會加重疼痛。
緩解方法:
如果長期的足底反覆疼痛,筋膜炎反覆發炎的患者,建議你採用下面的方法。
第一,解決過度緊繃的問題,通過牽拉按揉放鬆,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足底筋膜疼痛問題。
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拿一顆筋膜球踩在足底,反覆滾動,去按揉足底筋膜。但一定要注意,不要按揉發炎和拉傷處,有痛點的區域,這只會讓你的傷口越按越重。另外還可以泡泡腳,或者用拉筋板拉小腿。當然,也可以採用筋膜槍敲擊一下小腿也是沒啥問題的。
第二,放鬆小腿及阿基里斯腱。
SPECIALIST
專家介紹
不同的症狀意味著不同的問題,還是建議諮詢醫生以了解並斷定病因以給予最妥善的治療。如果您正為腳底板疼痛困擾著,不妨諮詢PINNACLE骨科集團的鄭元知醫生。
迄今為止,受鄭醫生幫助的患者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段,鄭先生親歷親為諸多畸形、運動損傷和創傷類型的無數足部和腳踝疾病的治療和護理。此外鄭鄭元知博士不斷集思廣益以改進手術和技術,常在還各大社區分享他的發現和成果。
鄭元知醫生呼籲:讓我們一起保護我們足部健康!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約鄭元知醫生:
電話預約:+65-6653-2611
WhatsApp 預約:+65-8699-8811
PINNACLE 溫馨提示
腳底板疼痛的常見原因有幾種,例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和骨刺等。依據不同的症狀與痛楚給予不同的治療,不可盲目自行判斷,需及時就醫診斷。
*文章所使用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歡迎與PINNACLE聯繫以獲取更多信息
地址
MOUNT ELIZABETH MEDICAL CENTRE
3 MOUNT ELIZABETH #04-07
SINGAPORE 228510
電話
+65 6653 2606 (24小時)
+65 6737 0680 (背部和神經,脊柱側彎 - 辦公時間)
+65 9771 8964 (背部和神經、脊柱側彎 - 非辦公時間)
地址
PARKWAY EAST MEDICAL CENTRE
319 JOO CHIAT PLACE #03-05
SINGAPORE 427989
電話
+65 6653 2608 (24小時)
地址
MOUNT ELIZABETH NOVENA SPECIALIST CENTRE
38 IRRAWADDY ROAD #04-26
SINGAPORE 329563
電話
+65 6653 2609 (24小時)
HQ丨編審
Pinnacle 骨科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