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农业用地!新加坡胡姬与观赏鱼业者租不起土地,谈何种花养鱼?

2024-05-27     月曦     8311

“30.30愿景”,指的是到了2030年,提高自产农产品的数量,满足国人30%的营养需求。但这以外的非食用农产品,包括胡姬花和观赏鱼,到底还有多少人在经营?他们会面对什么挑战?本期报道走进农场,探问营业状况和业者心声,并向当局了解土地政策、农场概况,以及支持计划。

新加坡土地有限,政府为了军事和其他用途收回农地时有所闻。农地租期和续约的不确定性,加上租金跟市价挂钩,给新加坡农夫造成巨大压力,一些决定离场。

仅1%农业用地!新加坡胡姬与观赏鱼业者租不起土地,谈何种花养鱼?

一些农场业者也反映,国家公园管理局于2018年接替农粮兽医局,成为非食品农场(包括胡姬花和观赏鱼)的主要监管机构后,收回和重新招标的农地租期越来越短,加上租金过高,以及一旦要搬迁,业者须承担高昂的清地和重建费,迫使更多农场停业。

去年,新加坡当局通知位于林厝港的金龙鱼养殖场Arowana Centre,租约于今年底到期。业者叶重智(60岁)表示无法承担新址的重建费,只能抓紧时间变卖产业,放弃30多年的养殖业。

毗邻的圆愿锦鲤场(Marugen Koi Farm),也面临年底租约到期须搬迁的问题。

业者杨宗诚(44岁)说,农场营业额从2011年的5万元,增至目前的90万元,搬迁肯定影响未来几年的收入。

“搬迁成本相当于三四年的利润,但我们不忍心放弃海外的许多老客户,打算标新地继续营业。”

仅1%农业用地!新加坡胡姬与观赏鱼业者租不起土地,谈何种花养鱼?

卓花园业主卓炳川(左)种植胡姬花超过50年,与儿子卓宏一继续在这一行耕耘。(邝启聪摄)

胡姬花花期太漫长 赶不上政策变化速度快

卓花园(Toh Garden)总经理卓宏一(39岁)说,2014年以前租约满的胡姬花农场,都一次过获可续签20年。

“我们的租约于2014年期满,当局的续约租期短,须不时更新,我们因此很难规划未来的出货生产。”

他说,2018年推出的土地政策,导致胡姬花农场数量急剧下降。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要开发新的胡姬花农场几乎不可能。

他解释,胡姬花生产周期漫长,至少需要三到五年。“业者必须承担五六年的高额支出,才能接收第一批胡姬花产物。若政府不了解胡姬花业,也没给予支持,剩余四五家真正种植胡姬花的农场,最终将陷入非常脆弱的状态。”

仅1%农业用地!新加坡胡姬与观赏鱼业者租不起土地,谈何种花养鱼?

卓花园业主卓炳川(左)种植胡姬超过50年,与儿子卓宏一继续在这一行耕耘。(邝启聪摄)

梁清顺农场(Neo Cheng Soon Farm)业者梁传丰(60岁)现有的双溪登加农地租约2027年到期,他担心届时是否能续约,租期多长?

“政府的一些政策改革过急,但种胡姬花不能心急,要有足够的地方种,最少得等三年多,花才会开。我们只是要种花。”

国家公园局城市绿化与生态平衡中心处长张伟杰回答《联合早报》问询说,新加坡仅1%的土地用于农业。为满足胡姬花和观赏鱼农场的多样化需求,当局切割不同大小的地块供招标,与农场探索转化运营方式,进而提高生产力和用地效率。

他指出,2018年公园局接管非食品农场后,通过行业简报、小组会议和登门拜访,与农场密切接触,其中每年与胡姬花和观赏鱼农场分别举行20次和10次会议。

仅1%农业用地!新加坡胡姬与观赏鱼业者租不起土地,谈何种花养鱼?

国家公园局城市绿化与生态平衡中心处长张伟杰回答《联合早报》问询说,新加坡仅1%的土地用于农业。(何家俊摄)

针对业者承受的土地租期和租金压力,张伟杰说,当局根据反馈对地块大小和租期进行调整,例如为胡姬花农场引入“10+10年”和“3+3+3年”的租期,满足胡姬花业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是就地招标(Tender-In-Situ)政策,提供现有租户在现址继续经营的机会。

他说,2021年1月翊荃胡姬花园(Yik Zhuan Orchid)获批以52万5000元租地(首10年期),即每月4000多元。

有业者反映开辟新农地须投入庞大开支,张伟杰指当局已规划20公顷分布在林厝港和双溪登加的土地,供胡姬花种植。

“这些土地有一些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管道、水管、电力和围栏,让农场能快速入驻、启动运营和支付前期资本投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