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總理的帶領下,新加坡教育制度是否能更全面?

2024-05-27

隨著黃循財接任總理一職,大家翹首以盼這位新舵手帶領新加坡,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揚帆遠航,再攀高峰。在教育界工作10年,我在補習班接觸過無數學子,想向總理進言,希望在他的領導下,教育之花能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筆者認為新加坡的教育政策也須要不斷革新,使學習更貼近學生和發展的需求。(唐家鴻攝)

我認為新加坡社會應當減少對文憑的依賴。隨著全球化、在線學習及人工智慧的盛行,一紙文憑已難以保證未來的職業前景。如今的公司更看重工作態度、經驗、學習能力,甚至社交媒體的熟練度。

多名教育部長,甚至國務資政李顯龍在擔任總理期間,都曾表態文憑並非一切,但實踐出真知,目前仍停留在紙上談兵。政府作為國家最大的僱主,依舊看重文憑,求職表格上要求應徵者清楚羅列所取得的文憑。在Singpass上,無論我現在幾歲,16歲的『O』水準成績,永遠擺在上面。這不是時刻在提醒我們文憑的重要性嗎?

希望教育部能更加注重富有遠見的政策——提升教師實習計劃。根據《聯合早報》2022年的報道,每年約有100名教師參與這項計劃,他們可以到其他行業實習。這是鼓勵和支持教師走向社會、開拓視野的不錯的安排。一名教師無論如何優秀,若一輩子只有校園經驗,雖熱愛學生,也難以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結合。有了實習經驗,他們的學生將受益匪淺,因為教師不僅能提供不同視角,還能在教學中獲得新體會。我建議擴大這個計劃,讓更多教師可以參加。根據《海峽時報》去年的一篇報道,教育部聘有3萬2000名教育工作者,若每年僅有100人得以參加提升教師實習計劃,顯然有擴充的空間。另外,實習時間也應加長,從目前的兩到四周延長到半年至一年不等。

新加坡學校一直偏重數理課程。我認為我們須對語言、人文學科和藝術給予跟理科同等的重視。長期以來,理科在課程中占主導地位,從過去的工程學或生命科學,到如今的編程課程,皆需科學基礎,因而我們常認為掌握數理便可前途無量。不過,英偉達主席、AI領域的領軍人物黃仁勛,在2024年世界政府峰會上建議,學生不應再學習編程。他認為,隨著AI的進步,它的編程能力將超越人類,所以編程就讓AI去做,人類就不要再被技術細節束縛,應該好好發揮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實現這一目標,最佳途徑是培養新加坡所缺乏的批判性思維技能。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是世界上最優秀之一,這也是新加坡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PISA調查中屢獲佳績的原因。我們的教育政策須要不斷革新,使學習更貼近學生和發展的需求。這些建議旨在補充和完善現有政策,讓我們的教育制度更加全面,素質不斷提升。

在這次世代更迭中,除了政治方面,我們也期待黃循財總理的領導團隊有新的教育政策,希望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能培養出更具思考力和創造力的學生。


相关文章

  • 駕車逃 險撞抓姦人夫 情夫:他像似要殺人
  • 怪房東拒給鑰匙 租客天天等開門 住1周搬走 押金拿不回
  • 即使中國品牌比比皆是 來到新加坡請記得這裡「物是人非」
  • 梁振偉:首要任務之一是讓青年有信心追求多元理想抱負
  • 男子臥屍榜鵝組屋樓下 女子在精神健康法令下被拘留
  • 顏金勇:政府致力支持馬來和回教社群前進
  • 巴士在烏節路發生事故 一人受傷送院
  • 【30億元洗錢案】新加坡重罰9金融機構 藍海資產4高管遭禁業
  • 怪房東拒給鑰匙 租客天天等開門 住1周搬走 押金拿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