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日本甜点品牌Chateraise在新加坡开设的首家无人值守甜品店。(Chateraise脸书)
作者 王震宇
去年,红蚂蚁曾经介绍过新加坡的无人便利店趋势。这种商铺内没有员工,仅设置了让消费者刷掌纹结账的科技,不仅在大学校园开业,也逐渐走入社区。
除了便利店遵循这类智慧商店模式,其他领域的业者也陆续开设自家的无人店。
日本甜点品牌Chateraise在新加坡开设的首家无人值守甜品店,今年3月开始试运营,这家位于西部一家邻里商场的商店24小时营业,也是东京以外的首家海外分店。
如同其他无人商店的运作方式,顾客在进入店里前必须先下载商家的手机应用,填写付款资料后就能进场购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京的无人商店,顾客必须在靠近出口处的柜台自助结账,但新加坡的顾客完成购物后可直接走出去,应用会自动扣除商品的总金额。
Chateraise的无人值守店每月吸引约100名顾客。(新明日报)
Chateraise日前回复媒体询问时透露,这家在新加坡的无人值守店铺每月吸引约100名顾客,公司计划未来在新加坡社区勘察更多合适地点开设无人商店。
无人商店限制多
据统计,新加坡目前有至少18家这类无人值守的商店,其中大部分为拥有12家分店的便利店品牌雀喜(Cheers)。
雀喜发言人说,这12家店每个月都吸引“成千上万”名顾客光顾,并计划下来几个月开更多家分店。
7-11今年初也开设第一家无人便利店,但到这家店里购物的所有顾客,每次都须以信用卡缴付一笔“入门费”,如果他们没有从店里买任何东西,两周后这笔费用就会自动退还给他们。
7-11今年初开设首家无人便利店。(海峡时报)
无人值守店的概念不算新,近来在新加坡兴起的不同业者,经商方式虽大同小异但都有意拓展业务。这不仅能为喜爱自助服务的顾客提供便利,也能解决人手短缺带来的挑战。
然而,这类智慧商店也有不少问题,而且给顾客设下种种“限制”。
其中一个限制就是进场的人数。
无人值守店里一般上都设有电眼和感应器,监管顾客的一举一动,但由于店铺面积也相对较小,同一时间不能有太多顾客在店里购物,否则店家的追踪系统会不堪重负。
以Chateraise为例,每次店里最多只能有六名顾客。长远来看,这样的人数限制及这些顾客相应的消费金额,能否抵消经营商店的各种成本?
此外,一些商家也会与顾客“约法三章”,要求他们以某种方式购物。
例如,有无人便利店业者会在店里张贴告示,告知顾客不能拿起物品后递给其他人,若不想买也得把物品放回原位,如此一来追踪系统才不会“错乱”。
缺乏新鲜食品生意难维持?
无人值守店无法像超市一样,售卖新鲜食品。(海峡时报)
另一个限制是产品种类的限制。
新加坡媒体展开的调查发现,新加坡的无人便利店一般只能售卖包装食品,像是零食或罐装饮料,而他们的保质期通常也比较短,新鲜食品无法在这些店里出售。
像是新加坡Chateraise无人值守店内,冰淇淋、泡芙等热门商品都有售卖,但就不能出售蛋糕等食品。
日经亚洲(Nikkei Asia)的报告曾发现,智慧商店科技难以达标,是因为缺乏确保商品以最佳方式销售的数据分析,店内也少了新鲜食品。
报告指出,新鲜商品能带来更多客流量,也能提高店家的利润率。
不过,国外还是有一些特殊案例。在韩国,就有销售生鱼片的无人值守商店,吸引不少顾客到店里打包回家用餐。
在首尔开设三家无人生鱼片店的店家表示,他每星期会亲自到海鲜市场进行采购,一周得花10小时确保三家店运作如常,包括采购后切片、包装、打理店里的设施等环节。
首尔一家售卖生鱼片的无人值守店。(韩国先锋报)
他认为,相比会在水箱中展示活鱼的生鱼片店,无人门店更要确保食物的新鲜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