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内阁(Cabinet of Singapore)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政府政策制定与执行,与新加坡总统共同组成该国政府机关,其成员组成和功能体现了新加坡政治体制的独特性和高效性。
新加坡内阁是由新加坡政府首脑,也就是新加坡总理所领导,而总理是由总统从国会议员中委任,人选标准是极可能获得国会多数信任之人。其他内阁成员为部长,是总统在总理建议下从国会议员中委任。总理可指派部长掌管相关政府部门,或担任总理公署部长。内阁总体上指挥并控制政府,也集体对国会负责。同时,内阁也对立法产生显著影响。
为了提高效率,兼顾公平,新加坡内阁成员禁止担任任何盈利之职位,以及积极参与任何商业企业的业务。新加坡的内阁成员需要遵守《部长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 for Ministers),每一位部长在就职之前,都需要通过总理向新加坡总统申报自己的收入、资产和负债情况,并承诺防止利益冲突,并不依靠政府特权或非公开信息获利。
与此相应的是,新加坡内阁成员的薪资也是世界顶尖水平,尤其是新加坡总理。2011年进行薪资检讨以前,总理的年薪高达307万新币,部长级官员则可领介于158万至237万新币。2011年5月起,新加坡总理及部长级官员的薪资得以削减,总理的薪资削减36%,至220万新币。但即便如此,新加坡总理仍是全世界薪资最高的政治领袖,可能没有之一。
新加坡内阁由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及政务官等组成,设有16个政府部门,分别为总理公署、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文化社区与青年部、国防部、教育部、永续发展与环境部、财政部、外交部、卫生部、内政部、通讯及新闻部、律政部、人力部、国家发展部、贸易与工业部和交通部。
核心架构如下:
1. 总理:作为内阁首脑,总揽国家行政大权。现任总理为黄循财(2024年5月就任),负责制定国家战略方向并领导内阁团队。
2. 副总理:协助总理处理日常事务,并在总理缺席时代行职责。现任副总理包括颜金勇。
3. 分管16个政府部门的部长,涵盖国家关键领域。例如:
4. 各部门政务官:包括政务部长(Senior Minister of State)和政务次长(Minister of State),协助部长处理具体事务。2025年新内阁新增9名政务官,多为新当选议员,旨在培养第五代领导团队。
2025年大选后,内阁进一步推动领导层更新,新增多名第四代和潜在第五代成员(如梁振伟、萧振祥等),同时保留部分第三代资深官员(如尚穆根)以确保政策连续性。
新加坡内阁负责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如经济规划、安全政策等,并通过立法程序提交国会审议。例如,2025年新内阁将重点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挑战。内阁各部门分工明确,如财政部主导预算制定,贸工部推动产业升级,国防部统筹国家安全。
内阁需监督各部门运作,确保政策有效落实。例如,总理公署部长协调跨部门合作,统筹部长负责特定领域(如国家安全、社会政策)的整合。通过内阁会议和委员会机制,内阁解决多部门之间的复杂议题。
新加坡实行议会内阁制,内阁对国会负责;总统根据国会多数党领袖提名任命总理,总理再提名部长人选。内阁需定期向国会报告政策进展,并通过国会信任投票维持合法性。若失去多数支持,总理需辞职或解散国会。
新加坡内阁以高效、专业和廉政著称,其成员组成兼顾经验传承与代际更新,功能覆蓋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在黄循财领导下,新内阁既强调经济安全与外部挑战应对,也注重培养年轻领导人,确保政治体制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