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註冊的電動車過去四年激增超過四倍,達1萬7000多輛。充電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截至上個月初,我國有7100個充電樁,預計到了2030年數量將增至6萬個。有專家表示除了數量,充電樁的分布和發展對於滿足需求至關重要。
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上個月初,本地公共和私人充電樁數量達7100個,供約10萬輛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充電。
也是電動車車主的充電樁承包商擔心,充電樁數量未來不足以應付需求。
上電有限公司Chief Thinker許傑明說:「電動車本身充滿電現在平均可以走300到400公里,然後我們就是之前有大概統計出來,一部充電樁對三部到五部(車輛)是可以的,如果拉到一部充電樁到十部(車輛)的話,尤其剛好在高峰期的時候就充不到了。」
本地到了2030年將不再允許註冊新的汽油車,到時全島預計將裝有6萬個充電樁。
國大設計與工程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王錦彬副教授說:「不只是數量,分布也很重要。因為我想要在可能我想要在某個地點、在家或者在工作,或者去購物中心,我得要充個電。次數還有這個數量還有分布就採取很大的作用。」
王教授也表示,進一步增強充電樁的充電效率,縮短充電時間,能更好應付充電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