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生部最新发布的数据,自营养等级标签(Nutri-Grade)制度实施以来,新加坡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更倾向于健康选项,购买的包装饮料中近七成为较健康的A或B等级。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也显示了政策引导对消费行为的积极影响。
2023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至去年上半年间,A或B等级健康饮料的购买率从将近四成增加到了七成。与此同时,本地包装饮料的含糖量中位数也显著下降,从7.1%降至4.6%。这一成果得益于新加坡政府在健康领域的持续努力与创新。
(图:来源自网络)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生活方式,保健促进局自去年9月推出了“默认少糖”运动,鼓励餐饮场所将较低糖饮料作为默认选项。此举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响应,约六成的餐饮场所已经采纳了这一做法。
在这一背景下,Nutri-Grade标签制度的成效尤为显著。该制度根据饮料的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将其分为A、B、C、D四个等级,清晰地指导消费者做出更健康的选择。A级代表最健康,而D级则警示消费者该饮料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量较高。
此外,投资诈骗、求职诈骗和冒充政府官员诈骗的案件数量和损失金额均居高不下,反映出社会对于提高防诈骗意识的迫切需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多方合作和执法行动,新加坡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恶意软件诈骗案件数量和损失金额均大幅下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各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新加坡政府正通过立法、教育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措施,提高公众的防诈骗能力。同时,Nutri-Grade标签制度的成功实施,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展示了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公共健康和福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