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2024-08-25     静姝     4929

将雪糕夹在一片彩色面包或两片饼干中间的吃法,或许是新加坡街头独有的;在停车场路边帐篷下吃榴梿,别有滋味;走在街上,飘来阵阵烤栗子的烟熏香味;手握装满什锦豆的纸筒,仿佛握著一个时代的古早味。售卖这些食品的街头小贩,伴随成长的记忆,城市的变迁,是否成为一道正在消失的风景线?

在乌节路街边售卖雪糕的詹培秋(76岁),不管风吹雨打,总会穿着红色T恤,每天在同个地点摆摊卖雪糕。他的雪糕摊前,每天都会排起长队,这个在义安城前方人行道上的流动小摊,不但已成为乌节路的一个景点,也是一道独特的新加坡街头美食风景。流动街头小贩的营业执照是不能转让的,随着这些年事已高的小贩退休,这门行业将走入历史。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詹培秋的雪糕摊位已经成为乌节路的景点。(龙国雄摄)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詹培秋17岁起开始卖雪糕。(龙国雄摄)

爱吃雪糕所以卖雪糕

詹培秋从1965年开始卖雪糕,他当时才17岁,一卖就是超过半个世纪,被大家称为“詹爷爷”(Uncle Chieng)。那时,詹培秋周围有不少朋友都在卖雪糕,他喜欢吃雪糕,朋友便建议他加入这一行。一开始,他在女皇镇住家附近的组屋区卖雪糕。1993年,乌节路高岛屋百货公司(Takashimaya)进驻新加坡市场,詹培秋在开幕日当天移到义安城外,从此就在那里定下来卖雪糕。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詹培秋的雪糕摊位总是有人龙排队。(龙国雄摄)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早期雪糕摊贩将雪糕夹在面包之间,雪糕不容易掉下来。(龙国雄摄)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冰凉的雪糕是热天的人气甜品。(龙国雄摄)

十多年前巅峰时期,乌节路上有30多人同时售卖雪糕。现在,流动雪糕摊贩主要是一些年长阿伯,继续售卖这种独特的雪糕甜点。詹培秋说,目前新加坡的流动雪糕摊贩可能有七八十个,像他获准在任何公共场所摆摊的流动雪糕摊贩,在乌节路只有五个,其他则是按地区分配。他笑说,现在做这一行的都是老人,“我可能是卖雪糕最年轻的,能做多久就做多久。”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就算是下雨天,詹培秋还是继续做生意。(龙国雄摄)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香港艺人谢霆锋主持的美食节目《十二道锋味》曾到狮城拍摄,并向詹培秋买雪糕。(龙国雄摄)

当年,他们一早要到雪糕工厂买香草口味的雪糕,然后自己加入不同水果,如黄梨和榴梿,做成不同口味的雪糕。后来,因为食品卫生问题,1980年代开始,他们向Magnolia和Wall’s雪糕的供应商取货至今。

将雪糕夹在一片彩色面包或两片饼干中间的吃法,吸引了不少游客尝鲜。詹培秋说,这种吃法是早期雪糕摊贩自创的,“之前只是简单插一支小的木棒像冰棒这样吃。新加坡天气炎热,雪糕很快就融化,常碰到雪糕还没吃完就掉到地上的情况。雪糕摊贩就想到用饼干或面包夹雪糕的办法,这样雪糕不容易掉下来。”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詹培秋被大家称为“詹爷爷”(Uncle Chieng)。(龙国雄摄)

2014年,香港艺人谢霆锋主持的美食节目《十二道锋味》到狮城拍摄,他带好友桂纶镁和制作团队向詹培秋买雪糕,桂纶镁在节目里直呼:“好吃!”谢霆锋的明星效应,吸引许多中国大陆和香港旅客来跟他买雪糕。泰国前首相达信也曾向他买雪糕吃,还一起合照。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詹培秋的雪糕摊位,贴满他和顾客的合照。(龙国雄摄)

访问当天,詹培秋忙着卖雪糕,也忙着跟“粉丝”合照。他的顾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从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到泰国等,有些游客还会特别带自己国家的特产送给他,如印尼虾饼和菲律宾芒果。

新加坡不只有乌节路的詹爷爷饼干雪糕,还有这些快消失的街头小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