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增五千例,坡式抗疫被誇!「早點學新加坡,我們就不會這樣了!」

2022-01-27

最近奧密克戎肆虐,每天全球都有400、500萬人感染!

幾乎每個國家都對本國的方式有所不滿,很多人總覺得「別人碗里的肉更香」

正當新加坡人抱怨這兩天病例暴增至5000左右時候,澳大利亞竟有官員呼籲學習新加坡~

「早點學新加坡這方面

我們就不會這樣了」

澳大利亞反對黨領袖在推特上分享新加坡的抗原快速檢測儀自動販賣機的照片。

(圖源:the conversation)

他夸新加坡考慮周到,並諷刺澳洲政府在應對疫情時候顧前不顧後~

「一名在新加坡的朋友把這張照片發給我。他們用自動販賣機發放抗原快速檢測儀,每一份有五個。」

「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政府提前策劃的好結果。」

澳洲群眾看了也紛紛在下面留言:

為什麼我們這麼落後?

一個關心人的政府會做什麼

(以上截圖:推特)

我們總是看不起我們的鄰居(新加坡),盲目跟隨美國的腳步。

住在新加坡人讀到這個推特之後,肯定一臉茫然,

為什麼我們街頭隨處可見的自主販賣/發放機器(全島100多個),讓澳洲人如此羨慕嫉妒?

那就要說說澳洲現在的混亂現狀了。

從去年12月開始出現奧密克戎之後,澳洲因為新一波的疫情,很多民眾需要排隊幾小時才能等核酸檢測。

也有很多人選擇自己在家檢測,結果一下子抗原快速檢測儀又供不應求。

價格被炒到非常離譜的狀態~

《抗原快速檢測儀在澳洲價格翻倍,不合理提價引發擔憂》

(圖源:衛報)

1月初澳洲商店以90澳幣的價格在網上出售的含有五支檢測試劑盒,比前一周周的45澳幣要高一倍。

社會服務和殘疾人團體進行了抗議,

因為一盒五次檢測的費用相當於一個領取基本工資的人每周收入的15%

(圖源:mainly mails)

被抱怨了近1個月之後,澳洲政府才陸續宣布已分兩批加購7000萬和1億3000萬個抗原快速檢測儀在1月和2月發放。

許多澳洲人覺得政府動作太慢了

(圖源:FB)

相比之下,新加坡在防疫產品上,幾乎從來沒有過困難。

只是在疫情突發的早期口罩曾短缺過,後來政府就定期發口罩、洗手液

(以上圖源:淡馬錫基金會)

早在2021年9月18日起,

就在全島56個地區放置100個抗原快速檢測儀自動販賣機,可以全天候購買或領取。

新加坡不再區分奧密克戎病例

多國改變抗疫方式

細心的人已經發現了,新加坡連著幾天都沒有公布奧密克戎的病例,也就是不再區分奧密克戎感染和其他毒株的感染。

例如昨天,僅公布新增的4832起確診,有多少是奧密克戎不再公布。

(圖源:MOH)

其中,1836起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確診,2996起通過抗原快速檢測(ART)發現。

除了新加坡,有很多國家都在不斷調整防疫政策去適應「新常態」。

韓國:放寬防疫措施

一直以來防疫措施較為嚴格的韓國,最近也宣布放鬆了。

但是奇怪的是,這是在韓國病例也達到了史上新高的情況下放寬…… 1月25日韓國新增1萬3千例。

我們從新聞中得知很多韓流明星都感染了,iKON成員金振煥、宋允亨、金東爀同時確診。

這種情況下,韓國發布新的醫療流程,而「新版流行病學調查體系」看起來和新加坡的很像……

  • 只有60歲以上等高危人群才接受核酸檢測;

  • 非高危人群則先接受抗原快速檢測,如果呈陽性才接受核酸檢測;

  • 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者的確診者隔離期將從10天縮短到7天。

英國:完全開放

英國又大膽進一步放寬邊境措施!

2月11日之後:

已完成接種冠病疫苗的旅客入境後,無需強制檢測,無需隔離。未接種疫苗的旅客也取消了隔離,僅保留檢測。

這相當於,英國對於打過疫苗的人完全敞開大門,來去自由,沒有隔離也沒有檢測。

(圖源:英國政府網站)

丹麥:完全解封

繼英國之後,丹麥也將完全解除境內防疫措施:不再強制戴口罩、酒吧和餐館可以正常營業等等。

雖然這幾天丹麥的單日新增病例創新高,1月25日竟新增4萬6000例,但政府預估很快會到峰值。

(圖源:谷歌)

而且由於疫苗接種率高,大家的症狀都很輕微,丹麥政府計劃從2月起解除所有防疫措施。

這些放寬措施的國家,其實疫情並無好轉,看起來就是準備將新冠常態化了~

當越來越多國家這樣做,人們可能也不得不把新冠當流感。

你怎麼看呢?

進入椰子社區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進入【新加坡獅城椰子公眾號】看看


相关文章

  • 新航機票大跳水降價!✈️往返機票包到完S$148起,歐洲、紐西蘭、美國都能飛,年底不出去玩都不行~
  • 新加坡職場幸福度調查報告:壓力與機遇並存
  • 搶到亂!新加坡近期超夯的毛絨玩具,三大品牌限時售賣,每個人瘋買🫢你集齊所有款式了嗎?
  •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最後一公里配送大升級!新加坡擬強制新建築預留送貨區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 全球關稅戰影響下,新加坡一季度就業人數增長顯著放緩!就業市場新動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