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信托维护和传承家族财富,以往多为富豪使用。近年来,更多家庭把信托当作财富和资产管理工具。在传承财富时,设立信托为未成年的孩子买房地产不少见。我们来分析一下通过信托为下一代买房地产的利与弊。
四年前,马来西亚籍的刘女士(69岁)设立信托,为当时九岁的孙儿在本地购买一个私宅单位,信托的受托人是她的新加坡籍女儿。
由于个人情况出现变化,她现在希望卖掉这个单位,或者把受托人的名字改为自己的名字。但是,这么做有诸多考虑和限制,可能会涉及法律费用以及税金。
过去两年,政府也采取措施,防止人们用信托买房子来避税。设信托买房还值得作为资产传承手段吗?
使用信托维护和传承家族财富,以往多为富豪使用,近年来更多家庭把信托当作财富和资产管理工具。
信托是一种法律安排,主要角色有三方——委托人(settlor)、受托人(trustee)和受益人(beneficiary)。委托人将财产转让给受托人,并决定把哪些资产包括在信托中、以及如何分配给受益人。
受托人按照信托契约的规定,为受益人的利益服务,持有和管理资产。受托人有受托责任和法定义务,须从受益人的最佳利益出发行事。受托人也是资产的法定所有人,受益人则享有信托财产的利益。
在传承财富时,设立信托为未成年的孩子买房地产不少见。
为规避ABSD 设信托买房已行不通
不过,近两年政府宣布一系列措施,防止人们用信托买房来逃避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或支付较低税率。
2022年5月9日起,所有将住宅房地产转移到生前信托(living trust)的交易,须支付35%的ABSD。去年4月27日,政府把这个税率,从35%调高到65%。这笔税款在把住宅房地产转移到生前信托时就要先缴交,如果满足条例要求,可向国内税务局申请退还。
65%的ABSD,并没有阻止家庭选择用信托安排为子女购房。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客户能够满足退还ABSD的条件,仍会选择用信托买房子。
许多家庭把这当成为孩子规划遗产和建立家庭财产组合的方式,尤其是子女未满21岁。有些父母希望在子女达到法定年龄前,就为他们买房,认为这是确保孩子未来需求的一种方式。
新加坡房价一直在上涨,有些父母希望在价格进一步上涨前,以现在的价格为孩子买一套房子,这样做也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投资。
律师:信托应作为资产传承规划工具
如果目的最终是将房子赠予子女,这样做仍可行。但仅为规避ABSD而设信托,无意让子女受益的人,现在不能这么做了。
专家指出,信托应该作为资产传承规划的工具。
对于有规划需求的家庭,如要资产保护、长期资本投资、确保永久继承、保密、为弱势家庭成员做规划的家庭而言,信托的作用远不止税收规划,它的核心作用是作为一种继承规划工具。
三种不同类型信托
首先了解一下不同类型的信托。
生前信托,就是委托人在世时设立的信托,英文也称Inter Vivos Trust。委托人在世期间把资产转入信托,可以在意愿书中陈述管理和分配利益的意愿。生前信托的例子包括私人家庭信托,用于管理家庭财富,保护资产免受遗嘱认证程序和强制继承法的影响、专为投资目的而设立的投资信托;以及资产保护信托,以保护委托人的资产免受商业损失和债权人索赔的影响。
遗嘱信托(testamentary trust)是在委托人的遗嘱中形成。委托人过世后,资产按照遗嘱中的规定转入信托。委托人仍在世时没有信托。这种类型的信托在委托人有年幼子女、有特殊需要的受抚养人或不能管理遗产的受益人时很有用。
备用信托(standby trust)则是遗嘱信托和生前信托的混合体。信托成立后,但在委托人在世时候,没有资产或只有很少资产放在信托。信托处于休眠状态,直到某一特定事件发生。
设信托买房多是生前信托
一般上,设立信托买房子的情况,多是生前信托。
用信托买房的最大优势是对资产的保护,不会被债权人追讨,并确保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妥善管理。
在不可撤销(irrevocable)信托下,委托人对信托中的资产不保留任何法律权利或控制权,不能撤销或更改信托条款。如果这些资产转移到信托至少五年,它将受到保护,免受债权人和离婚索赔的影响。不可撤销信托也意味,它不能被终止或更改。
信托中资产获得的任何收益只能用于受益人,如子女的教育、医疗费用、生活费和其他日常必需品。提取和收到的每一分钱都须入账,受托人要妥善保管账簿。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