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Underconsumption Core”不是第一个被视为抵制炫耀性消费的TikTok趋势。
今年早些时候,“Loud Budgeting”在TikTok上也一度受到很多人追捧。
这个词由美国网红卢卡斯·巴特尔(Lukas Battle)创造。他在一个视频中说,2024年应该是自豪地宣告自己财务负担能力有限的一年。巴特尔的原创视频获得了超过150万次观看。
此外,还有一类称为“De-influencing”的视频,展示著各种不建议花钱购买的商品。
加拿大年轻人也在社媒上向大家展示不追求购买新物品、节省金钱的方式,并炫耀如何继续利用现有物品,这个趋势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过度消费的“解药”出现了?
经营理财博客Budget Babe的徐美君,对年轻人是否能持之以恒“节约消费”怀有存疑,不过,她觉得有了这个新风潮,那些常常得勒紧裤腰带的人,就不必再担心自己被视为“异类”或被贴上“廉价”(Cheap)的标签。
不过,退一步思考,物尽其用不就本来应该是一种消费常态吗?怎么到了今时今日,反而成了“消费不足”的好习惯?
把护肤品用完后再补货,或是把包包鞋子穿坏后再购买,是生活中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也是长辈们谆谆善诱提醒我们奉行的节俭美德。
如今,拥有这种良好生活习惯却不再是私下默默奉行,而被视为值得追捧的生活方式,非得放上网炫耀公告天下,搞到大家都知道、都来追捧,都来跟风才行。
这似乎反面凸显出现代社会的浪费程度,以及人们的消费观在社媒的影响下,变得有多么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