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3人申請、總人數逼近1萬!新加坡破產率飆升背後的真相曝光

2024-09-10

在新加坡生活了這麼多年,最讓人頭大的就是它的物價,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貴了!房租貴、房價貴、車價貴、吃喝也貴……

全球生活最貴城市排行榜上,新加坡基本上沒跌出過前5,而且數次蟬聯第一,名副其實的「貴國」。

就是在這麼貴的新加坡,每年幾乎都有近4000人申請破產,破產人數已經逼近1萬了!

新加坡平均每天13人申請破產

如今仍有近1萬人破產

新加坡律政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有3986人申請破產,是18年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上半年人數更是達到2334名!這就相當於新加坡每天都有13人申請破產。

不僅是個人,就連公司也在破產。從今年1月到5月,新加坡已有100多家公司申請被遭強制清盤,自願破產和公司強制清盤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

一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已經開始裁員了。新加坡購物網站趣天網(Qoo10),日前就因財務問題裁退80%的新加坡總部職員。公司除了人事部,每個部門都有員工遭裁退,幾乎全部是新加坡人。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新加坡破產人數還有9903名。

新加坡的負債人,越來越多了。或許有很多企業或個人,在破產的邊緣,差的只是一道審批。

新加坡更多年輕人信用卡透支還不起

信用卡已達債務$75.8億,創10年新高

在新加坡欠債超過1.5萬新元的債務人,可以選擇自願申請破產或由債權人提告。

其中有不少年輕人,是因為信用卡透支,而申請破產!

新加坡金管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的信用卡帳單總額達到237億新幣,比第一季度增加2.7%。

其中,新加坡人逾期無力償還的信用卡債務總額持續上升,今年第二季度已經達到75.8億新元,創下10年來的最高記錄。

一些年輕人還不起錢,一度想要申請破產,以為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事實情況並非他們想得那麼簡單。

申請破產人大多被轉入還債計劃

5年內要還清債務、無欠款利息

雖然在新加坡申請破產的人很多,但並非所有人都被批准。

2023年,有3986人申請破產,僅有1096人獲批,其他人大多被轉到債務償還計劃(簡稱DRS)。

債務償還計劃,是新加坡律政部在2009年推出的新計劃,旨在幫助負債人償還債務,避免破產。

律政部會考慮將負債不超過15萬新元的欠債人,在5年內分期還清債務,無需償還欠款利息。

數據顯示,DRS計劃的參與人正逐年增加,從2019年的2170起,到2023年的2989起。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650人介入該計劃。

注意,破產人是否能轉入債務償還計劃,只有法院能做決定。一些債務公司說的代為申請可以「加入」債務償還計劃,都是在騙人,他們能做的也只有代為申請,然後等待法院出結果。

有不少人誤信這些債務公司,花了大筆的錢,沒有加入DRS計劃,反而欠債更多了。

破產後被判入「窮籍」

不能出國、不能坐車、工資一半強制還錢

而不符合DRS條件的,才會宣告破產,基本就被判入「窮籍」了。

一旦被判為「窮籍」,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不能當公司董事、公職、律師、醫生等職務,也不能開公司。

·不能坐計程車、轎車,甚至是朋友的車都不能坐。只能坐巴士、乘地鐵、或者走路出行。

·不能去高級餐廳,不能參加宴會,不能大吃大喝。

·不能購買高檔物品,不能買貴的手機。

·不能出國旅遊或探親。

你的所有資產,包括房產都可能會被抵押或交給相關機構管理。銀行帳戶也會被關閉,一般工資會被強制徵收還債。

但根據律政部的數據顯示,首次破產者一般在三到七年就能脫離窮籍。非首次破產者則需要五到九年。

過去20年(2004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有2411人脫離窮籍。但2023年只有654人脫離窮籍,創下新低。截至2024年上半年,只有387人脫離窮籍。

新加坡最美「何仙姑」鄭秀珍,就因無力還債,被法庭判入窮籍2年。在「窮籍」快到期時,卻又乘坐朋友的房車,法院判她再入「窮籍」2年。

在透支消費、金融發達的現在,借錢、貸款真的很容易,信用卡、微信、貸款APP等,各種方式都能借來錢。我們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資金流動,不要過分透支,被超前消費壓垮。

通心粉們,你有什麼好的方法來避免超前消費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亞洲首家!國大心臟中心 招募病患尋罕見心臟病根治法
  • 新柔地鐵未通車地價已上漲 新山老字號面臨租金壓力
  • 我國4月份旅客人次達140萬名 年比增4.5%
  • 銜接萬國通道和芬維爾連路 第一階段延長道路16日通車
  • 陳振聲鼓勵家長在選學校時 考慮什麼學校更適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