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考進亞洲最頂尖學校的中國孩子是什麼樣的? 是「十年寒窗讀書苦」? 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在許多中國家長的眼裡,似乎只有板凳坐穿,埋頭啃書本的「苦」教育才能出人才,而下文的這個上海男孩,他外出探店打卡異鄉美食,與二三知己談天說地,他是學校西洋棋競賽的冠軍,是足球社的一員猛將……
可他也是憑劍橋A水準考試A*A*A*A*的頂級成績攬獲新加坡國立大學(QS8, 2025),南洋理工大學(QS15, 2025)無條件錄取通知書的優秀高中生。
NUS錄取通知書
NTU錄取通知書
學習難道真的有什麼秘訣和巧勁嗎?讓我們來看看上海男孩李晴睿的新加坡高中故事……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晴睿的高中生涯一半在中國上海,一半在新加坡。
從高考轉到劍橋A水準(CIE A-Level)賽道,是晴睿與家裡人多方考量後的結果。晴睿的高中理科基礎其實並不弱,但是如果說穩上中國的重點本科吧,他的父母並沒有十成的把握。
在晴睿看來,高考之路是一條「按部就班」的單向衝刺,這條跑道上的一切都是別人安排好的,比如每周內的固定課程,塞滿周末、寒暑假的補習……學得透、學得好就能考上好大學,而如果哪一步趕不上,哪一步沒有比別人更努力,你就會被甩下來。晴睿感覺,這樣緊張的環境不是很適合自己,於是「既然有一個機會去出國,去一個新的環境,那不如試試」。
事實證明,晴睿與家人的選擇是對的。他很適應新賽道的生活,新加坡鄰近中國,環境、文化都與中國相近,所以也不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與新環境磨合。同時,與高考系統相比, 劍橋A水準(CIE A-Level)課程是等級制的評估考試,知識點雖更廣,卻不難,遠非高考那「一分壓倒千人」的淘汰制。
這樣的環境,讓他可以更自由、靈活的探索生活與學習中的平衡。
右邊的男孩就是晴睿
在繁雜的世界中學會獨處
在學校里,晴睿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儘管他的成績非常優秀,但他一直很低調,絕不會誇飾取得的成績,因為比起外界的褒貶聲音,他更在意和關注自己需要完成的事。
不在意外界的聲音,學會和自己獨處,其實是一個很難的課題。但對晴睿來說,獨處能夠給他最自由、快樂的狀態。他幾乎沒有時間「Emo」(心情低落),因為他會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有的時候晴睿甚至可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世界當中,比如學習,比如足球,比如瀏覽網上的各種資訊等等。比起和一眾朋友出去玩耍,他也更喜歡和一些知己聊天談心,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這種有效的社交也讓他的生活效率更高。
晴睿參加足球社團
獨處的時光,也能給他更多自我反思、自我規劃的空間。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別人的評價和觀點改變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晴睿更喜歡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如選擇計算機科學專業,又或是報考新國大與新南大。這是晴睿在進入新加坡前,就早已明確的目標。
在大的方向定好之後,剩下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了。「在學習上,晴睿有他自己的節奏」,他的數學與高數老師王老師這樣說道,在王老師的眼中,晴睿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且自律的學生,他的理科天賦好,更難得的是,他做事紮實、認真。有時他會提前找老師要「下幾章的講義」,王老師認為「他是想提前趕趕進度,並預留更多的時間給自己複習」。
而這樣的學習模式和學習節奏,在輔仁國際學校的小班制和個性化授課的基礎上,得以順利實現。
用熱愛推動夢想
晴睿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趣早在小學就開始了。
他參加了Scratch(兒童編碼社區)的課程,由此進入了編程的世界。家人們很支持晴睿的夢想,初中時,晴睿收到了爺爺的禮物——一本C++的書籍,此外,晴睿還早早就自學了Python……這些都幫助晴睿逐漸找到未來的方向。
在今年的三月,當晴睿手握著國際劍橋A水準考試A*A*A*A*的成績和7.5分的雅思時,這個上海男孩兒時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現在的李晴睿,已經如願以償地坐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教室里,享受他精彩的大學生活了。
網上有句非常流行的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乍看晴睿的成就,你會覺得是一個天才少年不可複製的奇蹟,而仔細推敲,卻發現一切都是有跡可循,一個在恰當的路上努力奔跑的孩子,自然會成功抵達終點。
李威校長
輔仁國際學校
回顧這幾十年的辦學歷程,我心裡充滿了欣喜。我們見證了太多孩子從傳統高考轉戰新加坡,並成功進入新加坡本地大學或其他國家的頂級名校,這一切都充滿了驚喜與挑戰。今年,很開心看到晴睿和他的小夥伴們都得到了本地大學的青睞。
如果您也希望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國際化的教育機會,歡迎來了解我們的學校。我們期待與更多家庭一起,為孩子們的未來開創更多可能!
HQ丨編審
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丨來源
新加坡輔仁國際學校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