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溢血熱症可能捲土重來

2022-01-29

2020年是新加坡建國以來骨痛熱症(又稱登革熱)肆虐的史上之最,去年(2021年)沉寂了一年後,2022年骨痛熱症或將「捲土重來」。

周二(1月25日),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EA)發出警告,本地可能再次爆發骨痛熱症,罕見的第三型病毒(DenV-3)在全島大型登革熱集群中的傳播正快速上升!

2022年開年頭三周,平均每周新增145起病例,並且數據逐周上升,上周增長率高達40%。

與此同時,上月監測到的伊蚊數量比去年8月增加了17%。

各種跡象都在表明,目前骨痛熱症情況不容樂觀。

(骨痛熱症周數據統計圖,圖源:NEA官網)

去年,新加坡骨痛熱症病例為 5258 例,有5人死亡,與2020年3萬5315起病例和32人死亡的數據相比,雙雙銳減85%。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指出,這是因為在 2020 年和 2019 年爆發兩年後,社區中產生了交叉保護免疫。然而,這種因為初次感染某一血清型而引髮針對其他異源血清型的免疫是短暫的,僅有幾個月到幾年的保護力,並且可能正在減弱。

目前,許多人目前仍保持居家辦公,這也可能給喜愛日間叮咬的埃及伊蚊更多機會。

自 2021 年底以來每周登革熱病例增加,環境局預計今年的骨痛熱症疫情將比去年嚴峻。

(圖源:NEA官網)

全島24個骨痛熱症活躍黑區

罕見病毒已在兩區發現

骨痛熱症病毒有四種血清型,DenV-1和DenV-2病毒向來是新加坡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新加坡對第三型病毒(DENV-3)缺乏群體免疫。

DENV-3從去年5月起成為本地的主導病毒型,到了12月,已占病例總數的九成之多。

截至1月24日,全島共有24個骨痛熱症活躍黑區,裕廊潔凈科技園環道、楊厝港惹蘭曼高(Jalan Bangau)一帶、武吉知馬登罕弄(Denham Close)和杜尼安路一帶為四個較大的黑區,其中兩區發現第三型病毒。

(埃及伊蚊數量相對較高的區域分布圖,圖源:NEA官網)

小科普

迄今為止,新加坡已發現約140種蚊子,只有兩個能夠傳播骨痛熱病毒,也就是基孔肯雅熱和寨卡病毒。他們主要在白天咬人,但晚上也可以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咬人。 埃及伊蚊 – 新加坡傳播骨痛熱的主要蚊子

白紋伊蚊 – 可以傳播骨痛熱,但效率不如埃及伊蚊

新加坡如何防範 試行伊蚊絕育計劃

為了消滅骨痛熱的傳播源頭——黑斑蚊,新加坡政府截至2017年已經在組屋區安置了5萬個黑斑蚊捕卵器。

此外,新加坡的草地上都經過噴霧處理,往草上打滅蚊藥。

新加坡政府還使用「絕育計劃」(Project Wolbachia),環境局投放了帶沃克巴克氏菌的雄性黑斑蚊,這種蚊子和母黑斑蚊交配後產出的卵不會孵化。

政府在部分組屋各樓層的公共走廊和外圍進行試驗。淡濱尼和義順試行計劃超過一年後,高達98%的伊蚊數量受到抑制,病例數也減少了88%。

不過環境局指出,伊蚊絕育試驗計劃目前僅覆蓋全新加坡大約12%的組屋區,到了今年3月則將擴大到17%,如果病情爆發,難對總體情況產生大的影響。

預防骨痛熱症最好的方式是防蚊。

新加坡環境局呼籲清理家中積水之地,不給伊蚊製造有利繁殖的條件。具體可採用勤換花瓶里的水,把家中能積水的水盆在無用時朝下蓋等措施。

自前年7月對違例屋主落實更嚴厲的刑罰後,環境局去年在大約770個住家發現多處蚊蟲滋生點,有約1100個住家反覆出現蚊子滋生問題。

如果表現出骨痛熱症狀,大家還是應該及早求醫。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駕車逃 險撞抓姦人夫 情夫:他像似要殺人
  • 即使中國品牌比比皆是 來到新加坡請記得這裡「物是人非」
  • 梁振偉:首要任務之一是讓青年有信心追求多元理想抱負
  • SMRT:武吉班讓輕軌系統故障 或同電力監控與數據採集系統有關
  • 男子臥屍榜鵝組屋樓下 女子在精神健康法令下被拘留
  • 顏金勇:政府致力支持馬來和回教社群前進
  • 巴士在烏節路發生事故 一人受傷送院
  • 【30億元洗錢案】新加坡重罰9金融機構 藍海資產4高管遭禁業
  • 怪房東拒給鑰匙 租客天天等開門 住1周搬走 押金拿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