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新加坡家長 三更半夜竟發簡訊向教師提出這些要求

2024-09-19

示意圖:多數新加坡教師下班後,晚上還會收到家長們的簡訊息。有些家長會在將近午夜時分甚至是凌晨給他們發簡訊。(聯合早報)

作者 張麗苹

昨天(9月18日)一則新聞出街後,紅螞蟻就收到好些教師朋友們的簡訊息,表示終於得償所願,可以鬆一口氣。

這則新聞就是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在教育部工作藍圖大會致辭時,宣布了一系列減輕獅城教師工作量的政策。

陳振聲也明確發話,必須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設定界限調整期望值」,劃分出哪些屬於教師應該做和不該做的工作,哪些屬於他們需要做或者家長期望他們做的。

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聯合早報)

陳振聲指出,是時候提醒家長尊重教師的個人時間,讓教師有充分時間休息。

簡單總結就是:

教師今後無須提供個人手機號碼給家長;

教師應該用學校的電郵和電話與家長溝通;

在「學校工作時間」以外,教師無須回復家長的詢問,除非是緊急情況。

陳振聲用了一個英文單詞Reasonable(合理)來界定「學校工作時間」(School Hours)

他指出,教師們一般早上7點半就開工。

「在平常的工作天,如果不是緊急情況,下午5點過後,你(教師)就不必回復(家長)關於兒子明天應該穿棕色還是黃色的T恤衫?對吧?那些問題並不重要。」

他補充說,一名教師的義務有兩大塊:關愛學生 + 幫助學生成長

教師關愛學生的義務,不應該壓制住教師幫助學生成長的義務。

「我們必須區分出哪些是重要的,對於重要的事項,我們自然傾全力來應對……至於那些不那麼重要的事情,我們可以慢些處理、用不同方式去解決。」

獅城家長提出哪些無理要求?

一名教師的義務有兩大塊:關愛學生 + 幫助學生成長。(海峽時報)

紅螞蟻有不少教師朋友經常在晚上十一二點,接到家長發簡訊詢問隔天有沒有聽寫,孩子需要帶哪些課本去學校。

更離譜的是,有些家長會發簡訊向教師傾訴工作場所或家裡發生的情況,甚至問教師該如何管教年紀大了卻目無尊長的孩子,該如何讓孩子對讀書產生興趣?

「有時候我們真的變成知心大姐(Aunt Agony)在幫家長排憂解難。」

不少人今天也匿名在論壇上分享一些「恐怖新加坡家長」所提出的無理要求。

「我太太是教師,一位母親曾要求她每天彙報孩子當天做了什麼、學到什麼、如何能學得更好。這份『報告』必須每天晚上10點鐘準時通過簡訊發給她。」

「有一名家長三更半夜發簡訊息來投訴,為什麼她的孩子的臉沒有出現在學校網站上?學校既然只選出三名學生來當模特兒,她的孩子為何沒被選中?」

「我有些學生會在晚上發信息要我立即打電話給他們的父母,解釋為何他沒被選中進入某些計劃。其實這完全可以等教師有空時再通過電郵溝通,但家長就是要立即得到解釋。」

「雖然學校早就發出通知,但一名中三學生的家長還是在晚上發簡訊問我,明天種族和諧日她的孩子可以穿牛仔褲嗎?還有一名家長發簡訊跟我說,我的孩子晚上去補習後忘了把課本帶回家,你明天不要懲罰他。」

「一名理工學院的家長晚上8點發簡訊跟我說有重要的事要澄清,是關於孩子上網課的出席率。我跟家長說明天再答覆他,結果對方過不久就直接打電話讓我當面回答他的提問,當時已經是晚上9點了。」

示意圖:有些家長在等不到教師的簡訊回復後,就直接打電話。(聯合早報)

教師們超時工作

202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80.6%)的受訪新加坡教師每周工作時長超過45小時,超出新加坡員工每周平均的工作時長。 (其實新聞工作者每周的工作時數要比教師多出許多……)

同一份調查也顯示,當問及對工作抱有什麼感受時,最多教師反映的前三種情緒竟然是「難以承受」(56.5%)「沮喪」(39.2%)以及「擔心」(21.1%)。認為工作影響身體健康的教師占了62.5%。易怒的情緒、失眠和反覆的頭痛是這些教師的三大症狀。

而教師們列舉的繁重工作,就包括「與家長聯繫」。

問題很可能出在一部分家長直接將教師的手機當成「24小時售後服務熱線」,一旦牽涉到自己的孩子,再小的問題也是大件事。

在這些家長看來,他們的詢問就是「緊急情況」。身為家長,他們有特權向教師予取予求。

這些家長或許早忘了,一個班級如果平均有30名學生,一名教師若負責三到四個班級,就等於有120名家長能直接聯繫到教師。即使只有10%家長晚上給教師發簡訊息,那也是很驚人的額外工作量。

不過也很難責怪家長,他們白天忙著上班,下班後才有時間與孩子相處,一旦有了疑問自然會在「學校工作時間」之外給教師發簡訊。

這碗水要端平,談何容易。

只能說,大家的時間都是寶貴的。無論這世道如何演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必須「以不變應萬變」。


相关文章

  • 新加坡2025首季就業增速斷崖式下跌,8.1萬個崗位空缺為何還是一「職」難求?
  • 海平面或漲1.15米!新加坡8個外島將遭海水威脅?
  • 尋跡東南亞 新加坡曾經對鴉片如此上癮
  •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 每年400+起!新加坡0~2歲幼兒頻頻被燙傷,原因竟是……
  • 柔新特區≠第二個深圳!華人企業搶占東協橋頭堡的攻守道
  • 方向盤消失前夜:新加坡自駕車革命,中企攜手下3000 萬新元的未來賭局
  • 空氣中有蛋味會過敏,曬太陽也中招? 過敏源無奇不有
  • 美資 600 億撤資風暴!新加坡製造業能否守住「亞洲工廠」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