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8歲的新加坡籍通緝犯涉嫌在泰國販運毒品,落網後將被引渡回國,或將面臨死刑。
跨國合作逮捕在逃毒梟
2024年9月17日,新加坡毒梟紀某在泰國中部北欖府的一處住家被逮捕。紀某在今年初通過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Vanuatu)的護照進入泰國,並在該國以奢靡的生活方式引起警方的關注。與新加坡執法機構的進一步合作揭示,紀某涉及2021年和2022年的兩起重大毒品走私案件,並在新加坡已經被通緝。
圖片來源:泰國頭條新聞網
泰國毒品管制局表示,紀某在泰國期間沒有固定職業,卻過著富裕的生活。經過調查,發現紀某將泰國作為毒品走私的中轉站。他曾多次利用國際包裹將冰毒、氯胺酮(克他命)和搖頭丸運送到澳大利亞和新加坡。
圖片來源:泰國頭條新聞網
在這次的跨國行動中,新加坡警方派遣人員前往泰國協助逮捕紀某。在租屋處查獲了26件物品,包括一輛豪華車、金飾、名表和名包,總價值達1500萬泰銖(約58萬新元)。目前,紀某已被引渡回新加坡,等待進一步的法律程序。
對毒品實行「零容忍」,最高可判處死刑
新加坡是全球對毒品犯罪法律最嚴厲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當局將不會姑息任何一位販毒罪犯。
根據統計,新加坡每年都會逮捕超過3000名吸毒者,而且年齡都介於中四的學生。這說明毒品,已經嚴重破壞社會秩序以及影響新加坡未來的發展。或是,新加坡史上第一位奧運金牌得主——約瑟林吸大麻事件。鬧得滿城風雨,大家大失所望之餘,還也反映出新加坡社會對毒品的零容忍態度。
根據《濫用毒品法令》(Misuse of Drugs Act),任何人販運或提議販運受管製藥物,或提議或準備販運毒品,都是犯法的。凡是走私或持有超過500克大麻、250克冰毒,或15克海洛因將自動被視為販毒罪,最高可判處死刑。
內政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曾經在2022年南洋理工大學學生交流會上重申,新加坡對販毒判處死刑的政策是非常符合國民利益。他引用內政部的調查指出,嚴厲的死刑法律,是實際有效阻止了大量毒品流入新加坡。
尚穆根警告稱,若取消死刑,毒品流入量將會大幅增加,以致危及更多的生命。因為,他強調:「如果取消死刑,更多人將會在新加坡因毒品而喪命,包括你的生命、你的兄弟姐妹的生命及其他許多人的生命。」另外,也有調查數據顯示,新加坡有87%的國民表示支持毒販死刑。
無論如何,法令的目的始終是為了打擊毒品犯罪,以及減少毒品的濫用,並保持社會的安全與健康。
禁毒,新加坡是認真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度發達,全球毒品走私案件頻發,毒販的活動已呈現出高度的全球化趨勢,威脅著各國的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
在此背景下,加強全民防毒意識顯得尤為重要。除了,政府應該加強國際之間的合作,以打擊跨國毒品走私網絡,以及提升執法力度和效率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教育提高公眾的危險意識。像是通過社區活動、校園講座和媒體宣傳等多種方式,提升民眾的毒品識別能力和防範意識,能夠有效降低毒品對社會的危害。
新加坡中央肅毒局(The Central Narcotics Bureau,簡稱CNB)所編制的「家長防毒教育手冊」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這是一份為了提高公眾對毒品危害認識的權威資源,主要面向的是學校、社區和家庭。
圖片來源:家長防毒手冊
手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毒品知識:詳細介紹常見毒品的種類及其對身體和心理的危害,如冰毒、海洛因、古柯鹼等,幫助讀者了解毒品對健康的破壞。
預防技巧:提供識別毒品風險和拒絕毒品的實用方法,包括如何抵制同伴壓力和應對毒品誘惑的策略。
支持與干預:介紹心理支持和戒毒治療的資源,包括相關機構和熱線的信息,強調尋求幫助的重要性並鼓勵早期干預。
教育活動:建議在學校和社區中開展的防毒活動,如講座、討論會和互動工作坊,並提供教育工具和教材,支持教師和社區工作者的防毒教育工作。
圖片來源:家長防毒手冊
手冊通過系統性的信息和實用建議,為新加坡的防毒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支持,致力於創建一個健康、安全的無毒環境。
圖片來源:家長防毒手冊
最後,這名國際毒販在泰國落網,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毒品無處不在。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發現了可疑人物需立即通知警方。因為,唯有通過嚴厲的法律和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打擊毒販,以保障社會的健康與安全。
KT丨編輯
HQ丨編審
泰國頭條新聞,新加坡中央肅毒局丨來源
泰國頭條新聞,新加坡中央肅毒局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