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新加坡人口仍每天吸煙 新加坡要成為無煙社會還有哪些障礙?

2024-10-02

吸菸有害健康。

這個道理眾所皆知,但就是有那麼一群煙客戒不了煙,或根本不打算戒菸。

根據衛生部和保健促進局公布的《2023年全國人口健康調查結果》:

新加坡的吸菸率在去年降至8.8%,意味著仍有8.8%的新加坡人口每天吸菸。

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這是新加坡吸菸率歷來首次低於9%,令人鼓舞。

儘管這個數字過去五年呈下降趨勢,比起2022年的9.2%和2021年的10.4%已顯著減少,但距離「無煙社會」的5%目標仍有一段差距。

新加坡的煙客人數真的減少了嗎?(海峽時報)按性別和年齡來區分:

每天吸菸的男性達15.7%,女性只有2.3%;男煙客平均每天抽12根香菸,女煙客則是八根。

吸菸率最高的年齡層是50歲至59歲,達到11.5%;最低的則是18歲至29歲,約5%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有46.5%的煙客表示有意戒菸,但只有18.2%的人打算在未來一年內採取行動。

其他人在等什麼呢?等政府推出更強硬的控煙措施嗎?

近5萬場所禁菸 仍有人以身試法新加坡政府自1970年代開始大力推動禁菸政策,包括禁止菸草公司打廣告,以及規定菸草產品必須印上健康警示。

在新加坡買煙和吸菸的最低法定年齡,如今已調高至21歲。

此外,室內和戶外的禁菸範圍也逐步擴大。目前有4萬9000多個場所被劃為禁菸區,包括公園、沙灘、遊樂場、組屋底層、巴士站、有蓋走道、公共走廊和樓梯。

都說不準抽菸了,你還抽?(聯合早報)在禁菸區內吸菸或持有點燃的香菸,將面對200新元的銷案罰款;若不顧警告,屢次違例,可被罰款最高1000新元。

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不知死活」的煙客以身試法,菸癮一犯就不管自己身在何處了。

別以為躲在某個角落,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吞雲吐霧。單是去年,國家環境局就向煙客開出1萬4600張罰單:

  • 41%在組屋走廊和樓梯間;

  • 34%在購物中心;

  • 25%在交通設施、辦公樓和工業區。

針對在組屋禁菸區違例吸菸的情況,義順集選區議員黃國光並不感到意外。

他接受《今日報》訪問時直言,幾乎每周都有居民向他反映二手菸的問題。其中一名懷孕的居民因無法忍受長期吸入二手菸,只好無奈搬走。

「執法人員接獲通報趕到現場時,違例者往往已經抽完煙離開,很難找到證據。」

「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收緊禁菸條例,阻止煙客在住家陽台和窗戶吸菸。」

要抽菸就在家裡抽,不要站在窗前抽。(聯合早報)減少尼古丁 增加菸草稅?專家建議,若要加快實現「無煙社會」的目標,新加坡未來五年或須採取更嚴厲的控煙措施。

研究菸草管制和心理健康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伊薇特(Yvette van der Eijk)博士指出,其中一個可探討的方案是減少香菸中的尼古丁含量,讓煙客沒那麼容易上癮。

不過,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2022年提出這項舉措時,卻引起菸草公司的激烈反彈,至今仍未落實。

伊薇特指出,另一個快速且有效的方案是增加菸草稅

新加坡一向把調漲菸草稅視為重要的控煙手段,最近一次是在去年2月,漲幅為15%。這是九年內的第三次調漲。

經過這次調漲,每包香菸在加上消費稅前所須支付的菸草稅,就已經占零售價的75%,使新加坡成為全球香菸價格最昂貴的國家之一。

但伊薇特提醒,菸草稅的調漲必須與通貨膨脹同步,她建議每兩年調漲一次。

「短期來看,政府可考慮在咖啡店、餐館和酒吧的戶外用餐區禁止吸菸。」

「長遠來看,政府或可禁止售賣帶有薄荷醇和水果口味的香菸,或效仿西方國家推行『世代禁菸』,即規定某個年份之後出生的人終身不能買煙。」

飯後一根煙,不會變神仙。(新明日報)為戒香菸改抽電子菸 小心「雙重上癮」不過,戒菸輔導員兼藥劑師Sean Ang認為,撇開一系列的管制和禁令,更重要的是為有意戒菸的煙客提供更多援助。

目前,以貼片或噴霧形式使用的尼古丁替代療法(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在新加坡無法獲得津貼,而且必須有醫生處方。

即使身為藥劑師,Sean Ang也無法為這些煙客開藥。

據他觀察,甚至有煙客為了戒掉香菸而改抽電子菸,結果卻弄巧反拙,對香菸和電子菸「雙重上癮」。

「我認為當務之急是遏制電子菸非法流入新加坡。若稍有不慎,新加坡可能成為電子菸客的國度。」

誰說抽電子菸有助於戒菸?(海峽時報)衛生科學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就有3279人因使用或持有電子菸,在學校、購物商場和娛樂場所被逮捕,人數比第一季多出50%。

紅螞蟻擔心的是,新加坡這8.8%的「歷史新低」吸菸率,恐怕只是煙客改抽電子菸而產生的假象……


相关文章

  • 將毒品偽裝成垃圾躲取締 四男女新山面控或死刑
  • 國際遊客人數大幅下降 美國旅遊業倍感壓力
  • 新山女子服用未經批准藥物 一年內暴增90公斤
  • 地緣政治持續緊張 歐洲旅遊業夏季充滿不確定性
  • 地緣政治持續緊張 歐洲旅遊業夏季充滿不確定性
  • 馬六甲海上出現水龍捲 向岸邊移動嚇壞民眾
  • 新馬第二通道油站發生槍擊案致一死 馬國警方逮捕三嫌犯
  • 日本7月5日將有大災難? 預言作者沒那麼神准
  • 畢丹星在馬國談論新加坡政治可有「踩過線」? 網上掀開一波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