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推,居民福利!不再是“富人专属”,在新加坡也能享受精准医疗

2024-10-14     静姝     5234

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又将迎来一个重要升级: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精准医疗,并计划将其纳入终身健保的承保范围。

精准医疗被认为是未来医疗的重要方向,卫生部也有意接受终身健保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允许国人动用终身健保和保健储蓄来支付津贴后、获得批准的精准医疗疗法费用。这一举措意味着,新加坡不仅关注医疗的普及性,更在追求医疗技术的前沿发展。

卫生部长王乙康在“卫生与生物医学大会”上就此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精准医疗正逐渐成为临床实践的主流,但全球目前还没有任何医疗保健融资体系是专门为全面资助这类疗法而设立的。这意味着,精准医疗的费用目前仍然较高,如果不及时将其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甚至形成“富人专属”的局面。这种不平等会在未来进一步加剧医疗护理的差距。

那么,什么是精准医疗?它是通过分析个人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与传统医疗的“通用方案”不同,精准医疗可以为每个病人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副作用。对于患有癌症、心脏病等复杂疾病的患者,精准医疗无疑带来了更大的治疗希望。

亚洲首推,居民福利!不再是“富人专属”,在新加坡也能享受精准医疗

不过,精准医疗的发展也面临挑战,特别是费用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提前规划,并且以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精准医疗的普及。王乙康在大会上表示,新加坡正在本地加大投资,力求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更具成本效益的精准医疗治疗。这意味着,未来的精准医疗不仅能够缩短生产时间,还可以降低整体治疗成本,从而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对这个政策方向表示期待。大家普遍认为,精准医疗是未来医疗的趋势,而将其纳入终身健保和保健储蓄体系,意味着普通民众也有机会享受这一先进的医疗服务。有网友指出:“以前听到精准医疗,总觉得离我们普通人很远,现在有了政府的支持,真的觉得这个未来离我们更近了。”也有一些人关注到医疗资源平等分配的问题,认为这次的政策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护理的不公平现象。

当然,推动精准医疗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技术上的突破,背后更关乎医疗公平性。王乙康也特别提到,如果精准医疗只让一小部分富裕群体受益,那么医疗体系的公平性将受到严重冲击。而通过将精准医疗纳入终身健保,新加坡希望确保更多的国人,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相应的治疗机会。

新加坡医疗系统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之一,全球排名第六。

亚洲首推,居民福利!不再是“富人专属”,在新加坡也能享受精准医疗

新加坡医疗体系能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得益于政府严格执行的“转诊”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病去诊所,大病去医院"。一般来说若非紧急情况,病患都需要持有诊所医生的推荐信才可以预约医院中的专科医生。这种做法可以减轻医院的负担,避免医疗资源挤兑的风险。

一、新加坡诊所

诊所是病患接触医疗服务的第一道关口,类似于国内医院的门诊部。在新加坡,诊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综合诊所(Polyclinics) 和 家庭医生诊所(General Practitioners Clinics, GP Clinics)。

综合诊所(Polyclinics) 由政府运营,专为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医疗费用折扣。因此,前来就诊的患者较多,导致排队等待时间通常较长。这些诊所适合寻求经济实惠医疗服务的患者,但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时间等候。

另一方面,家庭医生诊所(GP Clinics) 由私人经营,收费相对较高,因此前来就诊的人数较少,等待时间也短一些。对于那些希望迅速见到医生、且对费用不太敏感的患者来说,GP诊所是更快捷的选择。

新加坡医院

在新加坡,医院主要分为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社区医院。这些医院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既有应对各种疾病的综合医院,也有专注特定领域的专科医院,共同构成了新加坡完善的医疗体系。

新加坡的公立医院共有8所,包括6所综合医院、1所妇幼医院和1所精神病院。综合医院提供多学科的住院和专科门诊服务,并设有24小时急诊科,能够应对急症和复杂病情。此外,6个国家专科中心专注于癌症、心脏、眼科、皮肤、神经科学和牙科保健领域,确保患者在这些专科得到最佳的治疗。而在急症护理方面,新加坡还拥有9家私立急症医院。

床位分配方面,公立医院的床位数量占约80%,而私立医院则占20%。公立医院作为公共医疗设施,患者能够享受不同程度的政府补贴,因此相对费用较低,但由于患者较多,往往需要预约和排队。通常,除非是急诊,公立医院不接受不预约的病患。

亚洲首推,居民福利!不再是“富人专属”,在新加坡也能享受精准医疗

相比之下,私立医院依赖患者的保险和自费支付。虽然费用较高,但私立医院的环境和服务质量更好,病患人数相对较少。因此,私立医院的等待时间较短,患者可以更快地获得治疗。对于那些寻求更优质医疗环境和服务,且能够负担较高费用的患者,私立医院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新加坡政府的医疗保健体制也独具匠心,提出了“S+3M医疗保险体系”,即政府补贴(Subsidy)、保健储蓄(Medisave)、终身健保计划(Medishield Life)以及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四者相结合,控制医疗保健服务的供应以及对公共医疗保健机构补贴的方式,降低民众医疗保健费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