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增4481,累計破35萬 | 奧密克戎可在塑料上存活8天;中國多地出現疑似國際快遞接觸確診病例

2022-02-01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1月31日新增確診4481起,含4241起本土病例、240起境外輸入病例,累計35萬2811起。死亡病例1例,累計855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奧密克戎可在塑料上存活8天

二、中國多地出現疑似國際快遞接觸病例

三、普通隔離病房病患16天增三倍

四、昨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病死率降至0.245%

五、ICU重症降至12人,輸氧重症增至60人

六、普通病房增至6373人,方艙醫院降至1萬9771人

奧密克戎可在塑料上存活8天

1月26日,日本發布一項研究報告,指奧密克戎病毒可以在皮膚上存活21小時,甚至能在塑料上存活長達8天。

這種超長的存活時間是其他毒株以及原始病毒都沒有的。

(圖源:Unsplash/CDC)

不僅奧密克戎,研究結果也顯示,所有變異毒株在塑料和皮膚表面上的存活時間都比原始毒株要久。

根據在屍體皮膚上所做的實驗,奧密克戎存活最久,長達21.1小時。而其他病毒的存活時間為:是阿爾法(19.6小時)、貝塔(19.1小時)、德爾塔(16.8小時)、伽馬(11小時)、原始病毒(8.6小時)。

根據在塑料(聚苯乙烯)上所做的實驗,奧密克戎毒株可以存活193.5小時(約8天)、之後依此是阿爾法(191.3小時)、貝塔(156.6小時)、德爾塔(114小時)、伽馬(59.3小時),原始病毒(56小時)。

來自日本京都縣立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奧密克戎恐怕是所有毒株中環境適應能力最強的毒株。」 這些學者也認為,奧密克戎就是靠著這種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快速地取代了其他毒株,成為了席捲全球的病毒「一哥」。

雖然這些變異毒株的存活時間不同,但這份研究報告表明,無論是哪一類的冠病病毒,只要一接觸帶有酒精的洗手液後,都會在15秒內被完全消滅。

不過,這項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現階段還不清楚殘留在各類表面上的病毒量與傳播風險之間的關係。

中國多地出現疑似國際快遞接觸病例

早前,在中國北京、深圳、珠海等地報告的幾例確診,在沒有發現傳播源頭的情況下,都顯示可能經由境外物品感染。

北京1月15日通報了1例本土奧密克戎確診病例,這位患者表明近期曾收到一份來自加拿大,途經美國和香港到達北京的快遞。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在17日的記者會上說,這個確認病例毒株與過往的存在差異,不屬於同一傳播鏈;而與2021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離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較高。龐星火推測,「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深圳和珠海近日新增的奧密克戎病例,同樣被推測是通過國際郵件傳播。

深圳市衛健委官員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明,一確診患者在1月12日接觸並分拆了來自北美的快遞,未做個人防護,14日出現症狀,15日核酸初篩陽性。珠海市此輪疫情的初期確診患者是從事某企業客服工作,經常接觸境外入境物品。

新加坡1月30日疫情數據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1月30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4498起,含本土4226起、境外輸入272起,累計34萬8330起。

在4498起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1424人,ART抗原檢測陽性3074人。新加坡是少數把ART陽性也計入確診統計的國家。昨天具體細分如下:

衛生部指出,病例數據並不反映疫前全貌。這是因為很多人是無症狀或出現極為輕微症狀,一些是通過自檢確診,並沒有上報,也沒有計入統計。

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本土病例增長率為2.02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2.02,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202起。

本波峰值是否過了?

何時會進一步開放?

近日,病例增長率連日下降。此趨勢是否持續,有待觀察,尤其在農曆新年假期之後,病例是否因為探親訪友而飆升。

接下來幾天是農曆新年假期,診所繼續開放。同時,為了減少病毒傳播,在探親訪友之前最好先做ART抗原檢測,如果陽性就不要出門;如果ART檢測結果陰性,但是自身出現感冒症狀,還是不出門為好。

在過年七八天之後,如果病例沒有大增,持續穩定或下降,那麼,本波峰值很可能就過去了。

如果出現這個情況,我們判斷,到了二月底,當局很可能宣布進一步開放,例如放寬堂食人數限制至8人、全面恢復VTL旅客名額等、開通新的VTL等等。

境外輸入病例連續36天維持三位數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272起,連續36天維持三位數。

為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從去年12月23日起,新加坡收緊VTL (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 措施,只開放50%旅客名額售票,但已購票旅客繼續入境,而且病程發展需要時間,因此,相信接下來仍會見到較高的境外輸入病例數據。

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

普通隔離病房病患16天增三倍

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儘管沒有出現擠兌跡象,但占用率上升,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16天增三倍,從1月15日的160人增至1月30日的637人。ICU病房占用率仍處低位。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昨天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

衛生部昨晚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854起。

總體病死率降至0.245%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1月30日,新加坡一共出現34萬8330起確診病例,其中854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48%降至0.245%。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只是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目前出現20起死亡病例,其中19起為前一波的德爾塔確診病例,也就是說,他們確診的是德爾塔病毒株,但死亡則發生在奧密克戎波的期間;1起是奧密克戎死亡病例,為92歲老婦,未接種疫苗,無已知基礎病病史。

99.7%病患為輕症/無症狀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9.7%為無症狀或輕症,0.3%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04%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0.02%死亡。重症和死亡合計占0.06%。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1月29日,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人口比例為91%,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為88%,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5歲及以上) 當中,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為92%。

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為58%。

ICU重症降至12人

ICU重症有12人,比前一天少1名六旬年長者。過去14天ICU重症病例人數變化如下:

普通輸氧病人有60人,比前一天增11人;普通輸氧病例有2名19歲至39歲病患。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增至637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637人,比前一天增43人。

普通隔離病房目前有1100張,占用率為57.9%;有需要的話,普通隔離病床短期內可擴容至2500張。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1萬9771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復出院58人,累計1萬7006人;死亡病例無新增,累計854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1萬9771起,比前一天少710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5097人,累計30萬9990人。

活躍病例2萬零480人,比前一天少657人。

編輯:ABC、XHZ

— END —


相关文章

  • 駕車逃 險撞抓姦人夫 情夫:他像似要殺人
  • 即使中國品牌比比皆是 來到新加坡請記得這裡「物是人非」
  • 梁振偉:首要任務之一是讓青年有信心追求多元理想抱負
  • SMRT:武吉班讓輕軌系統故障 或同電力監控與數據採集系統有關
  • 男子臥屍榜鵝組屋樓下 女子在精神健康法令下被拘留
  • 顏金勇:政府致力支持馬來和回教社群前進
  • 巴士在烏節路發生事故 一人受傷送院
  • 【30億元洗錢案】新加坡重罰9金融機構 藍海資產4高管遭禁業
  • 怪房東拒給鑰匙 租客天天等開門 住1周搬走 押金拿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