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訪美行程已經接近了尾聲。
自11月10日訪問開始,行程包括在母校哈佛大學發表演講,以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出席40周年晚宴活動,訪美期間與美國學術界、金融界和海外新加坡人進行了交流。
行程緊,任務重,但是攝影師的愛好不能丟。從波士頓到紐約,沿途拍攝了許多優美的風景照發布在自己的臉書上。
圖源:官方臉書帳號leehsienloong
在母校接見校友及海外同胞
李顯龍第一站是波士頓。11月10日,他抵達這座承載許多回憶的城市。1979年他曾於哈佛甘迺迪學院就讀。
在哈佛大學的招待會上,李顯龍會見了來自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的學生以及在美工作的新加坡人,並感慨大家雖遠在他鄉,但生活得很好且積極進取,海外的生活也讓人們打開了新的視角。
11月12日,李顯龍在曾經就讀的哈佛甘迺迪學院了出席了埃德溫·戈德金舉辦的講座,講述了新加坡的建國曆程,回顧了新加坡早期反殖民艱辛努力。
他還強調了新加坡如何在全球化和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下,保持強有力的治理和經濟增長。
他說,「大家要明白,新加坡能有今天並不尋常,一旦偏離當前的道路,成為一個普通的國家,就會面臨普通國家的問題,再也回不到現在的狀態。」
對於未來的挑戰,李顯龍指出,新加坡將繼續依靠高質量的政府治理和人民的信任,確保國家的團結與韌性。
以GIC董事長身份出席GIC Insights晚宴
李顯龍的行程相當緊湊。告別母校後,於11月13日抵達紐約,作為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董事長、出席了GIC Insights晚宴。
他在晚宴上表示: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的政治支持已經是過去式,保護主義再次抬頭,大家面對境內外的投資更加謹慎。」
在這種更具挑戰性的大環境下,GIC仍須履行其使命,投資、維護和發展它的投資組合。
如今,GIC三分之一的投資組合集中在美國,並在紐約和舊金山設有辦事處。
在過去的20年中,GIC投資組合的年回報率抵消通脹影響後約達4%。他提到,雖然GIC在美投資並非一帆風順,但從未撤出。GIC始終保持長期視角,相信美國經濟的潛力和韌性。
在美國之行接近尾聲的時候,李顯龍很高興在紐約與彭博創始人邁克·布隆伯格和外交關係協會名譽主席理察·哈斯等老友見面敘舊。
並抽空在紐約街頭享受了一次「jalanjalan」(馬來語:散步),來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Alex丨編輯
HQ丨編審
Facebook丨來源
Facebook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