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統計局今日(28日)公布的最新本地住戶開支調查(Household Expenditure Survey)就顯示,在本地住戶中,退休家庭所占比例從2017/18年度的6.2%增至2023年的9.3%,反映了新加坡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所謂的退休家庭,指的是住戶都是65歲以上退休居民的家庭。
根據該報告,針對這些群體,有兩大現象值得關注。
若換算成個人單位,2023年退休家庭中,每人每月平均開銷為1384新元,和2017/18年度調查的1189新元相比,年均增加3.1%。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退休人士每月平均開銷1384新元,和早前本地學者估算的1492新元相去不遠。
紅螞蟻早前曾撰文介紹,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和南大學者以2022年物價水平估算,樂齡人士在新加坡至少需要1492新元才能「體面退休」。
此外,和之前相比,退休家庭月支出的增減幅度並無太大變化。在2017/18年度的調查中,退休家庭月支出和2012/13年度相比,年均增加3.5%,個人部分則是年增3.2%。
公積金占收入比例提高,但仍不足以靠它應付退休生活看完支出,看收入。
退休居民雖然已無工作收入,但仍有其他用以支應生活所需的收入。
根據2023年數據,本地退休家庭的每月平均收入為3379新元。
前文提到,退休家庭每月的平均開銷為2349新元,每月收入為3379新元,意味著退休家庭扣除生活開銷,普遍仍有餘裕。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政府持續強調公積金制度能為退休生活帶來保障,數據卻顯示,如果單靠公積金入息,本地退休家庭恐怕無法完全負擔現有開銷,公積金入息在退休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未臻理想。
在2023年,退休家庭的每月平均收入為3379新元。
主要來源分別為:
由此觀之,公積金入息並非退休家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此外,根據同一份報告,退休家庭的每月平均開支為2349新元,相較之下,公積金入息平均只有724新元。
換句話說,僅靠公積金入息,退休家庭根本不足以支應生活所需,仍得依賴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租金和親友給的家用。
無論如何,公積金入息雖看似「杯水車薪」,但和往年相比,卻已算有長足進步。
在2012/13年度的調查,公積金入息僅占退休家庭月收入的12%,到了2017/18年度調查,其比例提高到了15.4%,到了去年則突破兩成,達到了21.4%。
另一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退休家庭對不同住親友處提供家用的依賴程度逐年下滑。
在2013年,不同住親友提供的家用還是當時退休家庭的最大收入來源,占26.4%。
然而,到了2018年,不同住親友提供家用所占的比例下降至20.7%,投資收入取而代之成為最大收入來源。
2023年,這個比例更進一步下滑至15.2%,一舉被公積金入息和租金收入「超車」,只能算是第四大收入來源。
這或許也側面說明,「養兒防老」不再是本地家庭仰賴的退休模式,或者膝下無子女的退休家庭占比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