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生(左)懷疑,冒充者是妻子工作上認識的人。 (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 獅城夫妻游日本時,突然發現所有信用卡都失效,才驚覺有人冒充身份,打電話到銀行取消信用卡、凍結戶頭,急忙報警。
曾先生(35歲,自由業者)向《新明日報》申訴,他和妻子10月5日在日本遊玩時,發現所有的銀行卡和信用卡都不能過帳,起初以為是商家不接受外國卡,因此不以為意。
直到10月7日,兩人到東京迪士尼海洋世界遊玩時,餐廳、主題樂園快速通行證等都只能用卡支付,當下他們的卡仍無法使用,甚至連其中一個銀行戶頭的網絡銀行也無法登錄,才察覺不對勁。
他們花了3小時撥電給星展銀行、大華銀行和華僑銀行了解情況,為此還花了約200新元的國際通話費。
一番查詢後,他們發現原來是有人冒充曾先生的身份,以遺失財物為由,向銀行要求取消所有的卡片。
「當發現我所有的信用卡被取消和銀行戶頭被凍結後,我們很震驚。銀行職員告訴我們,需要回到新加坡才能恢復這些卡。」
曾先生因而報警。警方回復媒體詢問時證實接獲報案,目前正關注此事。
曾先生也向《海峽時報》申訴他們的經驗。
曾先生透露,其妻子是泰國人,妻子臨時從泰國的銀行戶頭轉錢到電子錢包YouTrip,兩人靠著這筆有限的錢繼續餘下旅程。
他說,兩家銀行接到冒充他的電話後,就取消了他的卡,「搞鬼」的人相信是嘗試數次後,才通過身份驗證。
他指出,當冒充自己的人最初未能通過驗證時,銀行並沒有嘗試聯繫他。他希望銀行能採取更有效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凍結帳戶之前要求輸入一次性密碼(OTP)。
星展銀行回復《新明日報》詢問時說,在如今詐騙猖獗的環境中,保護客戶及其資金安全是首要任務。
收到凍結曾先生信用卡的要求時,銀行立即採取行動,優先考慮他的戶頭或信用卡安全,按照信用卡凍結的程序進行。
發言人說,在曾先生的案件中,驗證過程沒有程序失誤,也符合產業操作標準。也沒有未經授權的人訪問他的戶頭。
「我們客服團隊也協助曾先生,包括對他的個人資料實施額外的安全警報,確保戶頭或卡作進一步指示操作前,只能通過打電話或是額外的一次性密碼驗證。」
大華銀行表示,來電者需要提供持卡人的個人資訊,例如身份證號碼、銀行卡和帳戶資訊。這種驗證方法,也符合業界標準。
華僑銀行回復《海峽時報》時說,將繼續加強流程,以便在安全性和客戶便利性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願意協助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