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全球百大最具權勢女性 三位獅城女總裁教你如何成為女強人

2024-12-17

美國《福布斯》雜誌上周公布了今年的全球百大最具權勢女性排行榜。

這裡的「權勢」指的是擁有強大的硬實力,對世界各地產生深遠影響,並在面臨挑戰時展現無畏的韌性和創新的應對之道。

《福布斯》根據四個指標進行排名:

財富、貢獻、影響範圍、媒體曝光率。

先來看看今年入選「十大」的有誰:

第一名: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第二名: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第三名: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

第四名:墨西哥總統辛鮑姆(Claudia Sheinbaum)

第五名:General Motors總裁巴拉(Mary Barra)

第六名:Fidelity Investments總裁詹森(Abigail Johnson)

第七名:Accenture總裁斯威特(Julie Sweet)

第八名:美國慈善家蓋茨(Melinda French Gates)

第九名:美國慈善家斯科特(MacKenzie Scott)

第十名:花旗集團總裁弗雷澤(Jane Fraser)

歐洲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連續三年居冠,明年要不要把機會讓給別人?(路透社)今年上榜的女性來自六個領域:

商業、金融、科技、媒體與娛樂、政治與政策、慈善事業。

無獨有偶,三位獲選的新加坡女性都屬於金融領域:

第32名:淡馬錫信託基金會主席何晶

第59名:華僑銀行總裁黃碧娟

第96名:創投公司Granite Asia高級合伙人李宏瑋

何晶:退而不休先說說大家較為熟悉的「Madam」何晶。

自《福布斯》2004年開始公布排行榜以來,何晶每年都榜上有名。

不是因為她是國務資政李顯龍的妻子哦!

國務資政李顯龍(左)與妻子何晶都退休了,又可以享受二人世界了!(李顯龍臉書)《福布斯》指出,何晶在2004年至2021年擔任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期間,將投資組合規模從900億新元增長兩倍多至3800億新元。

現年70歲的何晶在2021年10月退休卸任後,出任淡馬錫信託基金會(Temasek Trust)主席,繼續在公共服務和慈善領域發揮影響力。

紅螞蟻本想從何晶接受過的專訪,一窺她的成功秘訣和管理之道。沒想到,何晶在個人社媒上非常活躍,卻幾乎從未接受過媒體專訪。

看來,我們只能從別人眼中認識她了。

淡馬錫控股董事長林文興今年9月在集團50周年晚宴上提到:

「何晶啟發我們所有人了解『做得好、做得對、做好事』(doing well, doing right and doing good)的重要性。在她的領導下,淡馬錫顯然做得很好。」

林文興也說,何晶在培養出色的領導團隊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其中一些人已出任其他公司的總裁。

何晶在2021年10月退休,將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長的棒子交給狄瀾(左)。(海峽時報)鮮為人知的是,在何晶加入淡馬錫控股之前,淡馬錫從未對外發布任何財務資料和投資情況。

銀河聯昌證券新加坡經濟顧問宋生文指出,何晶上任後,淡馬錫才開始揭開「神秘面紗」,不論業績表現好壞,都會每年發布年報,因為「集團必須向國際投資者負責」。

「過去20年,淡馬錫在投資策略和企業治理方面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何晶無疑是重要推手。」

惹蘭勿剎集選區議員潘麗萍也曾在臉書上分享,何晶一直默默幫助弱勢群體,例如買月餅和運動器材給殘障兒童,卻從不大肆張揚。

「何晶的成就告訴我們,女性只要有能力和智慧,絕對能勝任管理大企業的重任;而這份能力和智慧,不論到哪裡都一定受用。」

有趣的是,何晶曾在2021年的一則臉書貼文中,罕見地分享自己的小學生活。

她以自身經歷證明,就讀鄰里小學,不見得就會輸在起跑線上,長大後仍有機會成為A水準會考狀元,遠赴美國深造。

「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能過得很充實,無須追求一個又一個閃亮的東西。」

「享受生活,善待他人。」

黃碧娟:總裁就像球隊教練今年首次登榜的黃碧娟(62歲)是華僑銀行的首位女總裁,也是新加坡所有銀行中的首位女掌舵人。

如《福布斯》所言,她「創造了歷史」。

但黃碧娟從未想過這也能成為新聞頭條,因為對她來說,任何任命都應該基於一個人的品格和領導能力,而不是性別。

黃碧娟是華僑銀行的首位女總裁。(海峽時報)黃碧娟在2021年4月接任華僑銀行總裁後曾接受《海峽時報》專訪,她當時坦言:

「亞洲女性在考慮職場晉升時,通常會有較多顧慮,也可能懷疑自己的能力。」

「在某些行業,男性或女性可能占有優勢,但銀行業是平等的。」

出生於香港的黃碧娟,1984年自香港大學畢業後,以管理培訓生的身份加入華僑銀行。

她憶述,大學畢業時正值香港市場環境動盪。她應徵了許多工作,而華僑銀行提供的工作機會,第一站就是去新加坡學習。

這趟學習之旅為期三個多月,是黃碧娟離家最久的一次。當時的學習心得,她還記錄在冊,一直收藏至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早年的培訓經歷非常寶貴,當時沒有電腦和電郵,你得親自拜訪客戶面談。不論做什麼事,都要與人交談才行,不像現在發個電郵就行了。」

黃碧娟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培訓,關鍵是要願意學習,願意接觸更多新事物。

「你可以學會閱人,因為你要了解顧客;你也要學會讀懂環境,因為你得經常前往工廠和辦公室。」

黃碧娟在40年前以管理培訓生的身份加入華僑銀行,當時的她或許沒料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總裁。(商業時報)有趣的是,黃碧娟早在大學時期就已經與新加坡「結緣」,她在40多年前曾代表香港大學來新加坡參加大學運動會。

原來,黃碧娟從小就熱愛體育活動,中學時是游泳健將,大學時加入籃球校隊。

她的管理之道,也是從這些體育活動中領悟出來的。

「管理一家企業就像團隊運動,一個人打得再好也沒用,必須靠大家通力合作才行。」

「工作也是如此,大家一起贏的感覺很棒。一支能贏的團隊,才有辦法留住人才。」

身為總裁,黃碧娟覺得自己就像團隊教練,除了培養隊員成長,還要制定戰略,帶領整個團隊前進。

「你要把目光放長遠,願意下苦功,比工作所要求的做得更多,就能更快累積經驗。當機會降臨時,你獲得機會的可能性就更大。」

黃碧娟去年的薪酬高達1210萬新元,比前年增加了8%,甚至超越星展集團總裁高博德(Piyush Gupta)。

難怪首次上榜就一鳴驚人,排名第59。

李宏瑋:不會講中文 卻勇闖中國另一位榜上常客是被譽為「投資領域先鋒」的李宏瑋,現年51歲的她已經是第六次登榜了。

51歲就已經上榜六次,厲害厲害。(Granite Asia)據《福布斯》介紹,李宏瑋是美國創投公司Granite Asia的唯一女性合伙人。

她的投資組合中有21家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13億新元),包括私召服務平台Grab、民宿平台愛彼迎(Airbnb)、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中國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中國無人飛行器製造商「億航」,以及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易才」

相信蟻粉已經發現,當中有不少是中國公司。

李宏瑋在2005年只身前往中國發展,一待就是十多年,連《福布斯》都形容她是「中國科技領域最受尊敬的投資者之一」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她剛抵達中國時,竟然連一句中文都不會說!

原來,李宏瑋在2005年之前從未去過中國,在O水準畢業後的十多年裡也沒再用過中文。

她在中學畢業後獲得新科工程的獎學金,遠赴美國修讀電子工程學,也在那裡第一次接觸到風險創投。

一位美國教授告訴她,要成為創投人,就必須得先加入一家公司累積行業經驗。於是,她回到新加坡後,在新科宇航當了五年的工程師。

不過,她真正想要了解的,是一家企業如何取得成功。

在2001年全球經濟陷入低谷時,她毅然中止11年的獎學金合約,背負30萬新元的債務,只身前往一個陌生的國家打拚。

李宏瑋(左二)在2019年的「新加坡商業獎」獲頒「年度海外傑出總裁獎」,果然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商業時報)至於為什麼選擇中國,而不是美國?

李宏瑋憶述,當時剛發生911恐怖襲擊,美國市場動盪;而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新浪等網站剛開始創業,人才需求殷切。

不是中國人,不會講中文,又是風險投資領域中少見的女性,李宏瑋的成功秘訣是:用自己的優勢與別人競爭,補足自己的短處。

「我每天講中文,講得不好也要講,而我的工程師背景讓我跟科技創業者有了共同的語言。」

「一些投資者西裝筆挺,或是化濃妝提著名牌包包,反而會嚇到創業者。」

李宏瑋直言,身為女性,其實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優勢。

她舉例,一些創業者非常忙碌,他們的妻子卻無法理解。這時,她就會充當「家庭顧問」,幫忙跟妻子解釋。

「我覺得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做他們喜歡的事。」

「我不是典型的新加坡人,我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非常高。人生在世幾十年,想做什麼就鼓起勇氣去做。」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
  • 美國科研人員研發昆蟲般大小彈跳機器人 有望提高救災工作效率
  • 本地手足口症病例一周內每日平均達到61起
  • 馬國失蹤富太案 富商丈夫被警方逮捕助查
  • 柬埔寨種植園發現遺留炸彈 逾百枚仍未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