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全國商業罪案調查部表示,當局於昨日(16日)接獲一名67歲沙巴單身婦女的投報,指她於2017年10月在Facebook上結識一名自稱在新加坡經營醫藥生意的美國籍男子。
警方指出,兩人相識不久便發展成情侶關係。男子一開始以想移居馬國但缺乏交通費為由,要求女子匯款5000令吉(約1513新元),以便兩人能在馬國見面。
儘管事主匯款後,男子始終沒有出現,但她依然相信男子的各種藉口。七年來,事主向50個不同的銀行帳戶,陸續匯款306次,總數為221萬692令吉(約66萬8919新元)。
「直到上月,事主才在友人的點醒下,才發覺自己墜入愛情騙局,而所匯的221萬令吉(約66萬新元)中,有部分是事主向親友借款的。」
當局指出,騙子通過線上方式,以各種話術持續欺騙事主匯款。
為救被「關稅局」扣留男友 女子被騙逾75萬元另一名57歲的馬來西亞女子今年4月通過Facebook結識一名自稱是英國籍的男子,兩周後與對方確認戀愛關係。
男子聲稱已購買機票準備到馬國與事主見面,但隨後事主接到一通自稱是關稅局的電話,指男子因攜帶500萬美元(約675萬4878新元)被海關扣留,需繳付費用以獲取國家銀行、內陸稅收局、衛生部、外交部、大使館及銀行證書,才能將男子保釋出來。
事主信以為真,陸續將247萬9000令吉(約75萬105新元)分13次轉入不同的銀行帳戶。在付款後仍未見到男子,她才意識到被騙,之後向警方報案。
當局提醒民眾,在社交媒體交友時需提高警惕並保持理性,尤其當對方涉及金錢要求時,更要小心謹慎,切勿隨意將錢財匯入陌生或可疑的銀行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