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病例狂飆卻放寬防疫 我國應否跟隨

2022-02-07

本地2019冠狀病毒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破萬,或多或少引起公眾擔憂;同樣病例激增的歐洲國家卻選擇解除多數防疫措施,我國是否應該或有能力同樣這麼做,且聽衛生專家怎麼說。

北歐丹麥日前首開歐盟先河,在每日新增病例仍報3萬到4萬例的情況下,宣布取消幾乎所有防疫措施,不再強制民眾出外時戴口罩,進餐館等室內場所也不用出示健康通行證;法國隔天也同樣宣布鬆綁防疫,民眾戶外無需戴口罩,也不強制居家辦公。其他國家如瑞典和捷克,也先後有類似行動。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副院長庫克(Alex Cook)副教授告訴《今日報》,儘管丹麥病例飆升,但加護病房病患人數一直下降,法國的感染水平也低於前三波疫情。

「這兩個國家的疫情似乎已達到峰值,這可能讓當地政府更有信心,以便重新開放。」

他補充,在某些時候,當高風險群體接種疫苗,加上醫療系統沒有受到超負荷威脅時,取消嚴格措施是「好處大於傷害」。

顧及國家大局 而非單防病毒擴散

本地民眾戴口罩逛烏節路。 圖:CNA/Gaya Chandramohan

國大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教授同樣認為,對大多數國家來說,病例數字不再是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許多國家的人民因為接種了疫苗或感染冠病,已具有非常高的免疫力。如果重症患者和住院率很低,放寬限制是有意義的,因為這麼做能給社會和經濟帶來正面影響。」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早前警告,現階段要宣布戰勝冠病病毒,還為時過早,認為各國應繼續提高警惕。對於這個說法,庫克副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全球還有部分人還沒接種疫苗,但各國政府可選擇是否根據世衛建議來應對當地疫情。

專家:本地目前防疫措施 難阻病例飆升

五人群聚限制的告示牌。圖:法新社/ROSLAN RAHMAN

鑒於我國的疫苗接種率居高,一些傳染病專家認為,本地應該開始放寬一些限制。

亞太臨床微生物和感染學會主席淡馬亞教授(Paul Tambyah)指出,最近病例激增的情況是在防疫措施根本沒有改變的前提下發生的。換言之,目前的防疫限制對病例數字不再發揮有任何影響。

他建議,一些特別繁瑣的限制可以放寬,例如探訪家中或養老院年長者的限制。

庫克副教授則說,加護病房患者人數是本地醫療系統應對疫情的關鍵因素,也是決定放寬防疫限制的線索之一。

「目前加護病房患者人數,徘徊在德爾塔變種毒株疫情高峰期的10%到20%之間。這讓我們有信心,即使社區因放寬限制而出現確診病例飆升的情況,我們也能應付。」

專家:我國終需大膽放寬措施

提醒民眾戴口罩的告示牌。圖:法新社/ROSLAN RAHMAN

弗斯爾教授則表示,我國並沒有像其他歐盟國家那樣宣布「自由日」,而是採取更為保守的漸進式放寬防疫措施,避免出現朝令夕改的情況。

但他認為,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最終可能需要採取一些大膽措施,例如擴大群聚人數,鼓勵海外遊客入境我國,重振餐飲業,以及放寬口罩令。

另一邊廂,伊莉莎白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Asok Kurup醫生建議當局謹慎行事,因為奧密克戎病例還沒有達到頂峰,一些弱勢群體還沒有接種疫苗追加劑,而且未來有可能出現傳播性更強的新毒株。

至於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的Natasha Howard副教授則說,不管政府如何作出權衡,冠病疫情都不會結束,直到多數國家的疫情處於可控制的水平。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亞洲首家!國大心臟中心 招募病患尋罕見心臟病根治法
  • 新柔地鐵未通車地價已上漲 新山老字號面臨租金壓力
  • 我國4月份旅客人次達140萬名 年比增4.5%
  • 銜接萬國通道和芬維爾連路 第一階段延長道路16日通車
  • 陳振聲鼓勵家長在選學校時 考慮什麼學校更適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