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台积电8年,新加坡芯片专家杨育佳教授:如果跟不上,世界就不需要你了

2024-12-30     静姝     7509

10年前,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机与电脑工程系教授杨育佳被相中,受邀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一对一面谈。

曾在台积电8年,新加坡芯片专家杨育佳教授:如果跟不上,世界就不需要你了

杨育佳认为,新加坡在吸引和留住人才具备相当优势,包括良好的教育、绿意和美食,但对科研人员来说,是否有吸引力就要看新加坡有没有影响全世界、潜能巨大的研究题目。(叶振忠摄)

张忠谋说服他飞到台湾协助突破技术的关卡,参与攀登半导体科技巅峰的团队。

在台湾芯片战场奋斗八年

发现更想为家人家国而战

现年53岁的杨育佳,2014年至2022年都奋斗在全球科技战最前线,担任台积电研发处长,参与研发最先进的半导体芯片。在这八年之间,台积电一路成功开发出领先全球的七纳米、五纳米和三纳米制程芯片。

一纳米(nm)是百万分之一毫米(mm),三纳米制程的小芯片可容纳至少500亿个晶体管(也称晶体管),晶体管越小越多,运算速度越快也越省电。

他在台湾参与的“芯片战争”,主要对手是韩国的三星和美国的英特尔。台积电如今已独领风骚,为全球客户代工超过九成最尖端芯片。

打完美好的战役后,他反问自己“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结果发现内心深处,更希望为深爱的家人而战,也为新加坡的科技实力而战。

2022年9月,杨育佳回来报国了,他加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简称新科研),以海归科学家的经验协助整合科研单位、大学和企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育。

短短两年,他从执行署长迅速升任新科研副总裁(创新与企业)。这也说明,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科技战中,新加坡科研界亟需拥有业界实战经验的将领来率军应战。

AI可以拯救世界

杨育佳:我们要拯救AI

作为新加坡顶尖科学家之一,杨育佳从事的研究看似深奥,其实跟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他毕生致力于提升半导体芯片(chip)的运算速度和省电效能,芯片广泛运用在手机、电脑、洗衣机、汽车、人工智能(AI)、军事和医疗科技上,它们的功能不断提升,往往都跟他的研究突破有关。

曾在台积电8年,新加坡芯片专家杨育佳教授:如果跟不上,世界就不需要你了

杨育佳毕生致力于提升半导体芯片的运算速度和省电效能,芯片广泛运用在手机、电脑、洗衣机、汽车、人工智能、军事和医疗科技上。(档案照片)

其中两项最新的突破,包括他在12月17日荣获第302项美国专利,核心重点是优化芯片架构和连接,能促进算力、性能和功耗。

另外,AI为世界解决许多问题,但耗电惊人,新科研正努力解决这个“吃电怪兽”的问题。他笑说:“有人说,AI可以拯救世界。我们说,我们要拯救AI。”

杨育佳领导的团队最近研发了光学共封装技术(Co-Package Optics),整合光学元件和芯片进行数据传输,利用短距离光纤连接不同机架,并通过光导传输芯片之间的数据。据他计算,相比传统可插拔光学模块,能让使用300兆瓦(MW)电力的大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省下至少15兆瓦电源,足以长期供应2万8800个四房式组屋单位的每月用电量(假设每单位每月用电量375千瓦小时左右)。 

杨育佳12月刚到美国参加半导体产业最重要的年度国际电子元件会议,据他观察,中美顶尖大学都有科学家发表论文,包括表现最亮眼的北京大学发表了14篇论文(新加坡也有九篇),但没看到中国科学家与其他科学家深入交流,中国半导体大企业也没有受邀与会。反观美国和新加坡的半导体大企业都没有缺席。

曾在台积电8年,新加坡芯片专家杨育佳教授:如果跟不上,世界就不需要你了

杨育佳(右)12月初到美国参加年度国际电子元件会议,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班指导教授胡正明(中,台积电前技术长)和发表多篇论文的得意门生龚萧副教授,难得来一张“三代同堂”合照。(杨育佳提供)

他说,过去几十年来的全球化推进了半导体产业,无论是技术、设备或材料,各国各有优势,并都受益于整合的产业链,如今产业链分隔,无论企业、客户、供应商的关系、科学合作交流都受影响,产业发展肯定会拖慢。

新加坡与中美关系友好,也因稳定政治经济环境、良好基础设施,被许多西方大企业视为在中美与台海两岸以外设立或扩建生产基地的“缓冲地带”,包括总投资额105亿元,由台湾世界先进(VIS)与荷兰恩智浦半导体(NXP)合资成立、12月4日动土的晶圆厂VisionPower(VSMC)。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