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行銷的陳瑋玲與愛犬布魯諾相伴10年。她在布魯諾才四個月大時把這隻居無定所的犬寶寶領回家;從此小狗陪著她長大,送她出嫁、認識新「爸爸」,再一起搬入新家,一路參與陳瑋玲人生中的許多重要時刻。
直至2023年,布魯諾健康狀況突然急劇惡化,獸醫確診它患上脾臟癌第四期,必須緊急動手術;但布魯諾血細胞計數過低,急需輸血。然而尋找捐血犬的過程幾經波折還是求助無門,最終因不忍心延長愛犬的痛苦,陳瑋玲只有心碎地讓它離開。
愛犬幾個月內離世,給陳瑋玲留下無法彌補的缺憾。「求血」過程的折騰與無助,更讓她深刻地意識到本地急需建立起一套更有組織、更系統化的犬血捐贈網絡。同年年底,她跟丈夫王群駿一起著手規劃。
2024年8月,Bark Bank誕生了。這是個非營利的民間數碼平台,旨在為新加坡搭建首個涵蓋全國的犬血捐贈登記系統,將捐血犬與需要緊急輸血的狗兒連接起來,使狗兒捐血輸血的過程更及時便捷有效。團隊有10人,都以義務性質,在各自的全職工作之餘,齊心協力推動這項目發展。
初期目標 匯聚百隻捐血犬
犬血捐贈登記系統成立初期,優先任務是廣邀狗主在項目所屬的Pawtal平台上註冊。狗主只需填上愛犬的基本資料,通過健康檢查確保符合條件之後,就可到合作的獸醫診所捐血,後續的捐贈流程由診所負責,診所也會即時更新記錄。
陳瑋玲目前正積極地尋找專業合作夥伴。令她興奮的是,有意加入項目的獸醫診所越來越多,待合作敲定即可公布更多詳情。下一步計劃是開發輸血配對系統,將需要血液的狗兒與捐血犬精準匹配,提升捐血的效率和效果。
其實早在2022年3月,新加坡急診和專科動物醫院就設立本地首個貓狗血庫,一些獸醫診所也各設小規模的血液捐贈者資料庫;但Bark Bank希望做到的是,在這個基礎上搭建起涵蓋全國、更集中透明的犬血捐贈網絡。
目前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讓大眾尤其狗主了解狗兒捐血的重要性。因為「狗兒捐血」在本地相對不普遍,人們的認知也不足。「發生危急情況,狗主因為缺乏有效途徑,只能依賴社交媒體求助,但其他狗主對於讓狗兒捐血的風險,有各種各樣的顧慮,所以願意挺身而出的人很少。」不過陳瑋玲還是希望短期內能至少集合100隻符合條件的狗兒註冊捐血。
狗主:須確保捐血安全和符合人道
《聯合早報》聯繫一些狗主,發現狗主大多認可這個項目,不過對於讓愛犬「捐血」仍有所保留,甚至認為「願不願意捐血只有狗兒能做主,我無從代它做決定」。
狗主王家成(30歲,醫療人員)說,他原則上支持這個項目,幫助有需要的狗兒也是寵物社群應有的責任感。不過,他也認為,要鼓勵狗主讓狗兒參與項目,必須確保捐血過程安全、符合人道,捐血的決定和過程都必須在獸醫的專業指導下進行。
養狗五年的黃美玲(44歲,老師)指出,本地有關狗捐血的資訊確實相當零散,對捐血的手續也不了解。「有這樣的平台是好事,狗主之間今後終於可以有個相互聯繫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