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所说四点,我们必须达到谅解,所以现在说第五点。
第五,要使华侨选择所在地国籍,不是很简单的。须做极大努力,做许多说服工作,除了法律规定外,说服工作是必要的,我们也愿意做这种说服工作。但是也要照顾华侨的保守性,他们过去习惯于双重国籍。在印尼,反对《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的就是中国(华人)血统的人,你昨天说印尼不满意,要知道这件事还没有完,还在开始,还需要时间,还要做许多说服工作,当然,如果能把1,200万华侨一天都变成所在国人,那就没有问题了,但是事情不是这样简单的。我们人口很多,并不一定需要这1,200万人,更不会用这1,200万人进行扩张。我在万隆时找华侨代表谈话,当时万隆和雅加达两位市长都在场,一边说,一边就翻译给他们听。
我们希望华侨都选择当地国籍,但不(不是衍字)是不能拒绝他们选择中国籍,不能造成一种情况,好像新中国不要他们了,新中国不要他们,蒋介石要他们,不能造成这种情况。
……(略去一段)
总理:这也是一个因素,虽然这个因素在其他地方作用也许更大些。我们很愿意你就新加坡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特点直接提出来交换意见,这样可以找到更适合于新加坡情况的解决办法。
马:谢谢阁下。我现在不是首席部长,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谈话。华侨问题得到解决就可以保持新加坡的稳定与和平。阁下所说的四项(原话如此)原则如能公开发表,将有更大的作用。在新加坡我是主张各民族平等和谐的,但有两个困难:
(1)新加坡有23万年纪较大的华侨(人)还没有公民权,马来人,混血人等都反对给他们公民权,我认为这些人的公民权应得到解决,但遭到各方面的反对、攻击,包括一部分中国(华)人。
(2)在学校里我规定设立马来文、英文、印度(淡米尔)文、中(华)文(北京话)四种语文课程,我把这四中(种)文字(语文)作为新加坡的正式文字(官方语文)。中国(华文)学校以中国(华语)教课,但在小学要学马来文,在中学在(再)学英文,这在当地都是必要的,为此我们花了几百万元来办学校,这为了使各民族平等和谐。但有些中国(华)人似乎已(以)反对政府为愉快。
当然,新加坡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中国说的话对新加坡在道义上有很大的影响。
看样子,新加坡还要做几年的殖民地。外交还在英国人手中,新加坡不能签订条约。但我希望华侨(人)问题在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直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不能签订协议应该怎么办?你们的经验多,请问以采取什么办法为好?
总理:感谢你说到这一个实际问题,你为新加坡的独立,并且是把各民族包括在一起的独立而努力,我们表示钦佩和支持。使新加坡的所谓华侨(人)(已取得公民权者)和华侨(无公民权者)参加新加坡的独立生活(活动)是值得做的事。这样对新加坡有好处,你的努力方向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尽管你不是首席部长,但是有代表性的人物,劳工阵线主席,我们很愿意跟你交换意见。华侨问题最好当然是订立协议,在为订立协议之前也可以采取临时办法。我们还有时间研究,在你离开中国以前总可以找到订立条约以前的临时办法。
马:在明年年初获(或)今年12月内就可以使新加坡23万中国人得到完全的公民权。去年4月我在这问题上的努力失败了。去年12月在伦敦时,英国同意给予这些人公民权,但是他们把这项权利列为宪法的一部分,要就是由我们接受整个宪法,不然英国就整个不给。结果我们全部未接受。今年12月内将使愿意取得公民权者得到公民权。如果阁下在公开场合,如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或其他适当场合公开说明四项原则,将大大消除东南亚一般人的疑虑。这些原则如果不公开,东南亚一般人都认为中国有扩张野心。
总理:临时的解决方式可以研究,你刚才提到的方式也可以研究。你可多与外交学会的人接触,与他们多谈谈新加坡的特殊情况。总可以找到适当的方式。我们从一方面考虑,你也提出另一方面的考虑,这样考虑可以更全面。
马:我保证将给予一切帮助,来到这里,我必须承认遇到我未意(预)想到的友谊和谅解。新加坡是一个小国。新加坡所要求的是与邻邦和平相处,这对新加坡的生存是必要的。昨天陈付(副)总理澄清了许多问题,今天阁下重加肯定。新加坡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完全有可能性。我一切都愿意听外交学会的安排。
总理:许多问题我们还可以交换意见,你可先到各地看看,比如先到东北或西北看看,也许还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你回来时我们还可以交换意见。
马:光是新加坡的问题已经够多了。
(原注一)现在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
(原注二)这里指的是陈付(副)总理。
注释一(林恩和加注)
……略去
6 马歇尔(1908-1995),新加坡译名是马绍尔(David Saul Marshall),犹太裔新加坡人,著名律师、政治人物,1955-1956出任新加坡首席部长。曾任新加坡劳工阵线主席,是新加坡工人党创始人。1978-1993任新加坡驻法国大使。
7 中国总理恩来在1955年4月16日搭乘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包机“空中霸王”,从仰光飞往雅加达,拟出席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因槟城至雅加达途中气候恶化,临时改道到新加坡,在新加坡加冷机场休息2小时25分,再续程飞往雅加达。停留期间受到英国驻新加坡最高专员麦唐纳接待。
8 我相信马绍尔当时说的是“merdeka”,这个词的意思是独立,不过结合当年马来亚联合邦的政治情况,应该是说“自治”。1955年7月马来亚联合邦举行首次联合邦立法议会选举,选出52位立法议员。东姑阿都拉曼领导的联盟取得51席,联合邦第一次出现民选的自治政府。
9 拉赫曼在新马的译名是东姑阿都拉曼(TengkuAbdul Rahman),是马来民族全国统一机构(简称巫统UMNO)的领导人。他在1955-1957年间出任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取得独立后,出任马来亚联合邦首相。
10 指的是“华玲和谈”,1955年12月28日为了解决马来亚的紧急状态,结束马共发动的游击战争,马共代表陈平与马来亚联合邦代表东姑阿都拉曼和陈祯禄以及新加坡代表马绍尔举行三方和平谈判,地点在马来亚霹雳州的华玲(Baling),史称“华玲和谈”。和谈最后破裂是因为东姑提出的投降条件不被马共接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