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種植蔬果的成本不菲。這家本地農業科技公司在新馬達成柔新經濟特區協定後,決定在柔佛州設立新的農場。
奧智生創辦人楊惠傑說:「由於成本不斷上漲,新加坡的農業面臨很多挑戰。目前而言,我認為有了柔新經濟特區的機會,我們正在縮小新加坡的生產規模,並探討提高馬來西亞的生產規模。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們的產能很容易就能達到預想的50倍以上。」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約15%的會員企業希望將業務拓展到柔佛州,他們主要來自供應鏈中下游階段的企業,包括運輸和倉儲公司以及將原材料轉化為成品的公司。但有企業提出人力短缺等擔憂。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會長陳展鵬說:「眾所周知,柔佛正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我的意思是不僅僅是勞動力短缺,而是技術勞動力的短缺。因此我們不希望出現設立運作良好的工廠後,卻找不到工人的窘況。」
企業發展局表示,有意把握柔新經濟特區機會的新加坡企業可採納當局現有計劃。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東南亞司長林靜君說:「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可以通過市場準備計劃或企業融資計劃為這些公司提供支持。這將有助於抵消他們在海外投資的部分成本。」
製造業、物流業和糧食安全業預計將在柔新經濟特區協定下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