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令人鼓舞」

2025-01-11

帶著3個「超萬億」的矚目成績——累計實現稅收1.09萬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萬億元、進出口總額1.54萬億美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在2024年邁過「而立」之年,踏上新的征途。作為中國首個跨國合作工業園區和首個中國與新加坡政府間合作項目,姑蘇城外水田魚塘經歷的滄桑巨變,成為中國式現代化蓬勃發展的縮影。

新加坡南洋學會會長、新加坡知名新媒體平台《新加坡眼》董事長許振義。受訪者供圖

「蘇州工業園區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不斷改革開放的姿態。」新加坡國務資政、前總理李顯龍2024年11月在園區考察時表示,中國已經找到了成功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新方將繼續致力於深化同中國的合作,積極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中新合作打開了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一扇窗。「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後,中新天津生態城、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等項目相繼落地,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顯著提升。」新加坡南洋學會會長、新加坡知名新媒體平台《新加坡眼》董事長許振義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我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2002年,受新加坡政府委派,許振義來華擔任新加坡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領事,負責引導新加坡企業在江浙滬皖地區投資經商,「短短几年內,我目睹了中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創新精神和科技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已回國工作的許振義對天合光能、三達膜和華為等中國高新企業「出海」新加坡後為當地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如數家珍。「對中國的現代化,我們在新加坡的感受很明顯、很強烈,很令人鼓舞。」他說,「這些年,中國在科技、民生、教育、生活品質和生態環保等方面取得的長足發展,令人刮目相看。」

在許振義看來,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離不開3個重要因素:國家高層的洞悉力和推動、企業和科學家的決心和榮譽感、人民力爭上遊的堅定意志和刻苦努力。

2025年既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新時代「兩步走」實現2035年遠景規劃的首個五年收官之年。關於中國想要實現什麼樣的現代化,習近平主席2024年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提出,要攜手推進公正合理、開放共贏、人民至上、多元包容、生態友好、和平安全的現代化。

在許振義看來,對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的現代化之路提供了發展樣板,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他進一步解釋,發展中國家首先要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團結和穩定,這是實現繁榮的基礎;要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總體規劃,並確保規劃與時俱進;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升教育和培訓水平,推動工業生產和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全面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要在發展中堅持生態保護,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LEO丨編輯

LEO丨編審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丨來源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記者 陳小茹


相关文章

  • 新加坡2025首季就業增速斷崖式下跌,8.1萬個崗位空缺為何還是一「職」難求?
  • 海平面或漲1.15米!新加坡8個外島將遭海水威脅?
  • 尋跡東南亞 新加坡曾經對鴉片如此上癮
  •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 每年400+起!新加坡0~2歲幼兒頻頻被燙傷,原因竟是……
  • 柔新特區≠第二個深圳!華人企業搶占東協橋頭堡的攻守道
  • 方向盤消失前夜:新加坡自駕車革命,中企攜手下3000 萬新元的未來賭局
  • 空氣中有蛋味會過敏,曬太陽也中招? 過敏源無奇不有
  • 美資 600 億撤資風暴!新加坡製造業能否守住「亞洲工廠」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