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段春节时,晚辈给老番拜年的场面描写,其中人物的辈分解释起来比较复杂,无碍理解,便不赘言,直呼其名了;
晚辈“圆头”刚进屋,“一对大桔正要递,“阿喜”跟着后头到:“阿姨,新正如意!”双手捧上一对大桔,笑嘻嘻:“日日食饱去看戏,清心轻健勿生气。”
“同同如意,同同如意!”老番欢天喜地,忙着接过大桔,转身又换来一对,给阿喜:“这对给你新年合想,大大赚赚!”
圆头也捧上大桔:“老姆,新年轻健!”
“好好!我轻健,你生意大赚,生个兜仔!”
老番端出大红托盘,上面一对大桔,五颜六色的糖果,还有翠绿的生橄榄,招呼大家,来,大家吃橄榄,吃了统统如意!”
民情乡俗气氛十足。桔音吉,春节送大桔,送的就是全年的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这般干脆利落犀利的语言风格,在她别的作品亦常见,尤其是她于新加坡主持了三十多年、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的专栏“秋芙信箱”所结集的几部《未了情》《别碰 那是别人的丈夫》等文集中。
如,回答对方关于恋爱的幻想时,她劝告说:“琼瑶小说里的男主角,浪漫多情,专一而温柔,英俊多金,才华出众,责任感强。”“但这哪是人,神仙转世呢。”“你再多看一些迷情小说,包你一辈子嫁不成”。
有位女士对求婚对象疑虑多多。蓉子告诉她,思考问题要辨证,事物总有两方面:“他要与你结婚,是深爱你。你猜他是要利用你,你有金山还是银山?你说他知道没有别的女人会看上他,所以要与你结婚。当他与别的女人‘对上了’,你才后悔吗?说他学历低,人又矮。学历低,可能智慧高;长得矮,也许本事强。学历与外貌,都不及品德重要。别颠倒了!又说他大你几岁,不过样子很老。样子老无所谓,能保持老样子就好了。妻子年轻美丽,丈夫显得老丑,他守着你还来不及,焉有余力外头打野食?丑男安全,令你放心!反正丈夫不是装饰品!”。
《别人家神》的文学语言多紧锣密鼓、音韵铿锵、干脆果断,不容置疑,一如笔者曾所见、作者在组织文学活动和职场发话时的声容及行事作风。文如其人!文如其人!
3、浓郁的潮州传统文化在《别人家神》融通汇演
当年作者曾回潮州细致入微,寻寻觅觅,认真做了田野调查,将老潮州的历史传说、文物掌故、豪宅建筑、工匠技艺、巨商宿儒、名人雅士、街谈巷议、民间俚语,贞女节妇、戏曲故事、恩怨福报、惩恶扬善、轶闻趣事、乡里风俗、语言特色、饮食习惯、山川风貌等等,整理记录,加之自己的解析品评,通过报纸专栏一篇篇介绍给读者,结集成书《老潮州》。
为了向世人更多介绍她所热爱的故乡,作者还曾为新加坡国庆献礼电视剧《潮州家族》当顾问,全身心投入跟进。带着摄制组在潮汕取景寻物,占了她不少在暨南大学读研究生的时间,致使未能如期完成研究生学业取得证书。
在《老潮州》一书的前言里她这样写道;
我从潮州来,又到潮州去。
潮州,是我的祖居;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泪影和笑语。
别了潮州地,思念更殷切。26载长回忆,潮州更雅丽!母亲的慈爱,我没忘记;祖母的叮咛,长留心底。睡里梦里常回去。
是个莺飞草长的三月天,我重回故里。17年了,我依然欣喜,偶尔也生气。心中的潮州,难忘难弃!典雅的古城,二千年的历史,教我如何写你?
我只能记下,这点点滴滴,让海外潮州人,在改革开放的潮汕新貌里,重温心中的老故事;让不认识潮州的潮州人,寻找传统的潮州情。(见《老潮州》新加坡蓉子著
“典雅的古城,二千年的历史”。潮州不愧是历史名城,拥有760处文物古迹,其中8处为全国重点,11处是广东省级重点,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5处。
《别人家神》中作者让她所熟知的潮州著名传统文化尽情挥洒融通,借描述、背景铺陈、人物对话、往事追忆等多种方式在公众面前发声亮相合唱狂欢。
如念兹在兹的石榴外祖成氏家族所居住过的潮州“龙湖古寨”,对其一千多年历史中冠盖云集的故事如数家珍;因急公好义、在清代被赐赠”资政第”新马华侨富商陈旭年在家乡建筑的“丛熙公祠”门楼旁几幅石雕内,“一条牵牛绳气死三个工匠师傅”的传说,津津乐道。潮州城内宋代修筑的“古城墙”,同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又称 “湘子桥”的“广济桥”,宋代文豪韩愈任职潮州时为驱赶鳄鱼撰写《祭鳄文》,因而原称“恶溪”改名“韩江”;生在井边当了状元,这个井被尊称为“状元井”,牌坊街,华侨为寄信兼寄钱养家的“侨批”;过春节送大桔,看英歌舞、大锣鼓,双咬鹅,“老爷游境,人人膜拜!祈求国泰民安、净土驱邪、风调雨顺、年年丰登。老爷出巡,各村各镇人潮如流,却没听说这一天有偷啊抢的,想必是贼人也怕神明。”铁枝木偶,“潮州小故宫”(“陈慈黉故居”),潮州工夫茶,凤凰单丛、 鸭屎香、蚝烙 菜头粿、牛杂粿条汤、红粿、鼠壳粿……
文物,风情,餐饮,茶道……作者所爱的家乡,浓墨重彩。
凄清阴郁悲苦,明丽繁华昂扬,“别人家神”今昔命运复调合奏,现代社会进步与传统文化携手狂欢。好一部《别人家神》!
2024年12月24日于北京
白舒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香港《文综》杂志执行总编辑、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香港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副理事长等,及多家海外华文文学社团顾问。曾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审、世界华文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联络委员会委员等。已出版《白薇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自我完成 自我挑战——施叔青评传》(作家出版社)《华英缤纷——白舒荣选集》(花城出版社)《海上明月共潮生》(光明日报出版社)《以笔为剑书青史》(台湾远景出版公司)等作家评传类著作等。另有合著多本,主编多种华文文学丛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