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不必談民主善政,要抓住選民的心還得先抓緊衣食住行!

2025-01-17

1992年美國總統選舉競選期間,出自柯林頓團隊的一句俏皮話,意外地深入民心:

「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出在經濟。)」

美國當時正面臨經濟衰退,失業率達7.8%,時任總統老布希的支持率因此暴跌,這句諷刺在當時因而顯得特別犀利,也可說反映了經濟和民生課題在任何選舉的重要性。

時隔33年,本地諮詢公司黑箱研究(Blackbox Research)1月16日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同樣顯示了經濟和就業率的重要,但另一個因素卻顯得比它們重要許多。

大選要來了,選民最關注什麼?黑箱研究今年1月份向1310名新加坡選民進行調查,結果發現:

大選來臨之際,新加坡人最關注的還是更實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課題。

調查要求受訪者從20個因素當中,選出他們在大選來臨之際最關注的兩個。

(數據來源:黑箱研究,紅螞蟻製圖)研究顯示,生活費與通脹是受訪選民最關注的問題(34.8%),關注它的受訪者比排在第二位的工作與就業(15.6%)多出一倍以上。

政治因素(如政局的穩定和延續性、對某個政黨的信任和現任政府的領導力)排在三甲之外,但占比與排在第三位的經濟相差不遠。

調查也發現,近九成選民認為選區的治理比國家的治理還重要:88%選民看重自己選區候選人的素質,87.8%也重視自己選區的服務素質和基礎建設,這兩個因素的占比都比總理人選、哪個政黨更能領導國家,以及政府自上屆大選以來的表現等等都高。

調查顯示,選民更關注選區的治理。(海峽時報)選民對不同選區的國會議員也有不同的評價,超過九成中部選民認為自己的國會議員表現良好或非常好,但西部選民當中,有17.8%對國會議員的表現給予負面評價。

無獨有偶,也是西海岸集選區領軍部長的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西海岸集選區的局勢比起一年前(也就是前交通部長易華仁被控涉貪的時候)「穩定得多」,他和其他西海岸議員也加緊努力,確保居民能夠繼續獲得服務。

說到易華仁,你是不是想起過去兩年內,人民行動黨和工人黨相繼傳出桃色緋聞,以及反對黨領袖畢丹星涉嫌向國會特權委員會作偽證的審訊?

如果你以為多數選民會關注這些課題,那黑箱研究的調查結果可就要讓你跌眼鏡了,因為只有5.7%的受訪者表示關注政治醜聞或政治人物的道德水平。

值得注意的另一點是,住房成本整體來說雖然只排第七,但在49歲以下受訪者當中,卻是最重要的三個課題之一。

住房成本對49歲以下的受訪者來說,仍是重要課題。(海峽時報)游離選民是「造王者」?另一方面,還有超過四分之一(26.8%)的受訪者表示,還沒決定要把手中一票投給誰。

這個現象在21歲至29歲之間的選民尤其明顯,他們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投票意向還不確定。

相比之下,50歲以上的選民有四分之三已經決定要如何投票。

如果根據收入來分析,來自中等或高等收入家庭的選民有74%已經知道要投票給誰,但這個占比在低收入群體則下跌到65%。

民生課題始終最重要接受媒體訪問的分析師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選民較為務實,最關心的始終是民生課題。

他們也認為,還沒做決定的選民可能是因為對政治缺乏了解,甚至冷感。此外,大選日期尚未公布,一些選民可能覺得現在還沒有必要做決定,甚至不排除他們當中有人不願意在調查中公開自己的決定。

民生課題涵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出自《史記·管晏列傳》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以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都是其重要性的佐證。

因此,與其從政黨或政治人物的形象下手、還是強調民主,甚至是對儲備金等各種制度提出質疑,參與來屆大選的政黨若想爭取游離選民的選票,或許更應該著重表現自己有能力改善人們的生活。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泰國父母自製家庭色情片 九子女全下海最小十歲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賭窩藏在森林中 馬國警方出動無人機捕124人
  • 雅加達公務員每周三必須搭公共運輸 否則無法升職
  • 泰警曼谷港口繳獲238噸非法進口電子垃圾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