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新加坡的許多公寓名稱都特意加入「8」這個數字,甚至直接用「88」,象徵「雙倍發財」。這不僅迎合了購房者對財運的期待,也反映了開發商希望樓盤大賣的心愿。
那麼,名字中帶有「8」的公寓,是否真的能讓你在轉售時賺得更多,帶來財富呢?
房地產平台Stacked Homes整理了過去10年間名字含有「8」的公寓買賣交易數據,為你揭曉這個幸運數字的「帶財」實力。
該平台篩選出的75個名字帶「8」的公寓中,以下21個項目的收益最佳:
例如,鉑瑞雅居(Boulevard 88)、吉士德38(Gilstead 38)和Thomson 800的公寓,均位於烏節區(第10郵區)和紐頓區(第11郵區)這些核心優質地段,看似自帶光環。
其中,Boulevard 88的平均持有期僅為3.6年,但平均收益高達222萬5320新元,占平均銷售價格的約23%。
然而,像碧山8(Bishan 8)和Hillview 128這樣的項目,雖然位於核心中央區以外,依然取得了可觀的回報,平均房價分別上漲了31%和38%。
乍看之下,「8」這一數字似乎在優質地段之外也同樣具備潛力,但只要細究就會發現,這兩個項目地點優越,交通連接良好、四周設施完善,又臨近優質學校,這些因素或許才是推動房價上漲的真正原因。
上述名字帶「8」的公寓規模不一,最小的是僅有4個單位的小型發展項目,最大則擁有579個單位。
一般來說,較大項目的轉售活動往往更穩定和持續。隨著交易量的增加,價格更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穩定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較大型的項目通常還具備全套設施和更多種戶型配置,因此能吸引更多樣化的買家群體。
以Thomson 800為例,該項目擁有390個單位,在11筆交易中記錄的平均收益為37%。稍小一些的Bishan 8擁有200個單位,在10筆交易中實現了強勁的31%收益。
擁有579個單位豪景苑(Grandeur 8)規模更大,華文名稱還配有「豪」,表現卻不如Thomson 800和Bishan 8,但在18筆交易中仍實現了可觀的23%平均收益。
儘管這些項目的規模並不算特別大,但相較於列表中的其他項目,它們的規模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由於交易量較多,這些項目往往能比小型樓盤表現得更為穩定,因為在小型項目中,單個交易可能會大幅影響平均收益。
以僅有8個單位的Unit 8為例,這個項目儘管收益很高,但這是基於一筆交易得出的,遠不足以反映該項目的整體表現。像這樣的項目,如果運氣不好,幾個月前的一筆低價交易就可能拖累你的房產價值。
永久地契公寓回報率似乎更好。Stacked Homes篩選出的75個名字帶「8」的公寓中,只有10個是租賃地契,其中8 @ MOUNT SOPHIA是103年地契,其餘都是99年。這些公寓包括:
75個公寓項目中,不少是較舊的永久地契公寓,最「年長」的甚至是在1984年竣工,因此這些收益數據可能表明,較舊的永久地契公寓的表現優於新推出的永久地契公寓。
不過Stacked Homes表示,他們分析了過去幾年,購買永久地契與新推出的租賃地契公寓的投資回報情況,結果發現租賃地契似乎有些優勢。
樓層有「8」更好賣?
他們發現,以樓層數字(floor numbers)來分析,有吉利數字的8樓或28樓,分別有82%和84%的單位讓賣家賺到錢。不過,含有「4」的14樓私宅單位收益更好,87%能帶來有營利的交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橙易發現,利潤的多少與樓層的高度關係更為密切,而非具體的樓層數字。
具體來說,他們發現位於不那麼吉利的14樓的單位平均利潤為34萬2655新元,比被視為更吉利的8樓單位高出33萬7723新元。這也符合邏輯,因為較高樓層通常由於視野更好而能獲得更高的價格。
不過他們發現,數字命理學的影響在豪宅市場更為明顯。
對於位於核心中央區(CCR)的豪華住宅,八樓單位的平均毛利潤為61萬2891新元,高於九樓單位(60萬7032新元)。而在城市邊緣或其他中央區(RCR),八樓單位的平均利潤為35萬4584新元,卻低於九樓單位的38萬2115新元。
綜合以上分析,選購公寓時,如果只是單純因為名字帶個「8」就入手,那就未免太過迷信了。投資還是要講究理性與審慎,以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