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星報》報道,馬來西亞汽油商協會 (PDAM) 通訊及媒體秘書Gordon Lim表示,外國車輛購買 RON95 燃油的行為應該被取締,違法者須被追究責任。
他指出,汽油經銷商很難監視使用加油站遠處的加油泵,和使用信用卡快速添油的外國汽車。
汽油經銷商:懲罰我們並不公平「懲罰加油站經銷商是不公平的,經銷商不願意向外國人出售 RON95(燃油)。這種交易的利潤微乎其微,因此違法既不實際也不值得。只要買家不受懲罰,他們就會繼續嘗試。」
外國汽車在柔佛州加油站添加津貼汽油的視頻在網上瘋傳。柔佛州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KPDN)隨後發出提醒,禁止外國汽車購買 RON95 汽油。
Gordon Lim指出,這個問題必須通過系統改革和強制執行來解決,而不是向汽油經銷商強加站不住腳的條件。此外,由於新加坡的車牌與沙巴州的車牌相似,因此沒有實際的方法可以輕鬆識別掛有外國車牌的車輛。
他也表示,在每個加油站派駐一名服務員來監控外國車輛的建議並不可行,因為這會大大增加運營成本。由於自動定價機制(APM)下的利潤 「非常微薄」,額外的勞動力成本會導致運營商蒙受巨大損失。由於當地人一般不願意做油泵服務員,因此這意味著將增加對外國勞動力的依賴,而且破壞加油站的自助服務政策。
當被問及燃油補貼合理化是否會解決這一問題時,Gordon Lim說,PDAM 對此事仍一無所知。不過,如果完全取消補貼,就不會有問題了。
新加坡註冊車輛購買補貼燃油事件成焦點新加坡註冊車輛購買補貼燃油的問題已成為當地人關注的焦點,因為在農曆新年期間,預計有數千輛汽車越堤進入柔佛。
馬國柔佛州政府早前透露,200名柔佛貿易及消費人事務部的執法人員會在佳節期間,對州內的加油站進行頻密檢查,尤其是靠近柔佛長堤和第二通道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