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醫院首創AI算法 改良機器人全膝關節置換術

2025-02-11

亞歷山大醫院新研發了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算法,可提高機器人全膝關節置換術(rTKR)的準確性和效率。這是我國首個獲批國際專利的人工智慧算法,已有約200名患者獲益。

亞歷山大醫院發新聞稿指出,這項堪稱該領域的顛覆性創新的算法,今天(11日)獲得了國際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是世界上公認的首個用於機器人全膝關節置換的計算算法。

算法通過在手術中創建符合每名患者獨特膝關節解剖結構,將定位中至少八個自由度及其相互關係納入考量,計算出數千種排列組合,以確定理想的優化植入物規劃定位。

這解決了手術期間手動規劃的問題,幫助外科醫生精確對齊膝關節組件,精度比此前人工規劃定位的精度提升了三倍,降低了錯位風險。

這都有助於達到更好的術後效果和植入物壽命,並縮短手術時間約48%。這不僅促進了生產效率,還提升了患者安全性和滿意度。

自2023年8月以來,約200名患者從中受益。

機器人全膝關節置換(rTKR)手術示意圖。(圖:亞歷山大醫院)

該算法由亞歷山大醫院兼國大醫院的骨外科顧問醫生廖子強,與黃頌平醫生和陸煒強先生共同開發。後二者在參與該項目時還是醫學生。

醫療團隊對在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進行的研究顯示,手術效果不受患者年齡、性別、身高或膝關節退化程度等變量的影響。此外,由於對齊效果更好且併發症更少,患者的滿意度往往更高。

64歲的私召車司機羅瓊城,過去三年飽受左膝疼痛的困擾。熱愛運動的他,走1、200步就得坐下。他於前年11月接受手術,兩個月能用拐杖,並走50步,這個月已經完全康復,還考慮恢復工作。

另一名接受新方法的患者是70歲的牧師張魯賓。他因左膝磨損,在前年9月進行手術,之後為了控制病情並延緩帕金森病的惡化,他恢復了日常鍛鍊,包括游泳、快走和肌肉訓練,之後得以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恢復正常、積極的生活方式,包括拜訪患者和旅行。

廖子強顧問醫生表示,他熱衷於採用創新解決方案來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看到患者術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我感到非常高興和滿足。通過持續研究來驗證其長期影響,這種人工智慧驅動的方法,有可能為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樹立新的標準,最終惠及全球的患者和外科醫生。」


相关文章

  • 蟑螂+細菌超標2000倍!位元組跳動員工集體食物中毒,雲海餚認罪!
  • 駕車逃 險撞抓姦人夫 情夫:他像似要殺人
  • 微軟再裁員9000人!全球4%員工受影響,新加坡員工是否受波及?
  • 鄰以為是食物腐臭 警揭老婦倒斃家中
  • 一中國大叔在新加坡私下幫人換匯4.1萬,被判坐牢3周!
  • 南航機長刺傷2同事後墜樓身亡!妻子發聲: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 外籍人士非法送餐頻現 本地送餐員感到絕望而無助
  • 黃循財:東協各國可以做得更多 未來十年將至關重要
  • 羅厘摩托車追尾碰撞 騎士被撞飛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