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南北線的一輛工程車在上星期五(7日)凌晨5點15分左右完成例行維修工作後,在碧山車廠的一個軌道交叉路口發生故障,這導致列車無法從碧山車廠發車。當新捷運嘗試使用救援列車移動故障車輛時,工程車的一些車輪脫離了軌道。陸交局表示,這起事故同去年9月的東西線事件完全不同,當時一輛空列車在返回車廠時脫軌。陸交局和新捷運正在徹查事故發生的原因。
在這同時,東北線星期一(10日)早上6點10分左右,在萬國站附近發生信號故障,導致列車行駛速度減慢。初步調查顯示,事故是信號設備故障引起的。新捷運已經在當天更換了故障的電子卡。故障零件已經送往系統製造商阿爾斯通進行進一步檢查。
第三起事故發生在星期二(11日)早上8點15分,環線的巴耶利峇和瑪麗蒙站之間發生信號故障,導致電力跳閘,共有17列列車受影響。隨後電力恢復,列車在8點20分左右逐步恢復。
不過,新捷運觀察到負責調解無人駕駛列車運行的中央自動列車監督系統反應比平時慢。我國上次遇到這個情況是在去年9月。陸交局和新捷運過去幾個月一直同阿爾斯通合作開發軟體補丁。三方會在完成嚴格的測試後,在這個周末部署新的補丁。
陸交局表示,調查顯示,三起事故之間也沒有關聯,而地鐵服務的安全和可靠性是當局的首要任務。